|
二、唐代以前文本和语境中的月老
本节旨在探讨月老元素的象征意义以及这一元素的转变。在民间艺术和其它文学体裁中能找到许多文化渊源的线索,不过,这一点此处暂置而不论。下面简要勾勒几个代表性的交叉点,以使月老元素更为清晰。
(1)《诗经》有几首强调了“媒人”的角色。“媒”字与“谋(计划、策略)”字相关,意思是运用语和谋略将两个家庭结合在一起。
《国风·氓》云:“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儒家思想强调婚姻必须有个中间人,这一思想是植根于儒家礼教“六礼”中的,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
《国风·伐柯》云:“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中,亚瑟·韦利(Arthur waley)认为那时媒人不是必须的。相反,高本汉(Karlgren)在翻译之前评论道:“婚姻应该遵循由传统制定,在家庭中不断实践的规则:一位已婚长者作为媒人为年轻人牵线搭桥,婚礼应该与惯例要求的祭祀结合”。从那时起,伐柯人成为媒人的代名词,甚至出现在一千年后的作品中。
《匏有苦叶》中有“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正是出于冰的比喻,“大冰”“冰人”发展成(男性)媒人专用术语,此说亦见《风俗通义》。
(2)安排并决定婚姻在周朝是公务。《周礼》是中国最早(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的文本之一,其中对于媒人的地位是这样描述的:“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记录不仅表现了官方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体现了相关(合法的、道德的)法律执行的强制性。
(3)如下面将提到的儒家重要文本所示,儒家伦理强调婚姻中媒人的角色。而且,儒家重要的“天命”论也影响了命运这一思想,这一点也体现在中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上。
《礼记》有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昏礼者,礼之本也”。孟子运用类推思维表达其对古代传统的遵循,《孟子·滕文公下》云“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瑜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4)早期汉语里“婚姻”二字表明婚姻是男方父亲与女方父亲之间的协议,“婚”原作昏,指黄昏时分,暗示古代的婚礼皆在黄昏举行,也就是阴(女方)与阳(男方)的结合时间。因此,那个男性角色,或者是老人,也成为媒人的原型,这与《周礼》中媒氏的官职有关。婚姻的礼数也体现了阴阳和合思想。
(5)司马迁信奉道家思想,他的《史记》中记载了历史人物张良的故事,角色因加入月老元素而被神化。这个故事是神化中国历史人物的范例。这里的老人能在人间和阴间、白天和黑夜之间变换,是一个典型的道家神灵: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6)佛学和道学在3世纪至5世纪间得到最大的融合,各种神异小说(如《太平广记》包含92大类,150多个子类)的大量出现或文本化也显示了佛道思想以故事形式在民间的广为传播。一个特殊的现象是道教对不断传播的佛教思想的演绎,这也解释了道士和佛家和尚通过故事传播思想的现象,这与现象在唐代达到鼎盛。因此故事的形式和内容也进入了重新整合的新阶段。
(7)《晋书》卷95索紘的故事进一步将《诗经》中的“冰人”发展成媒人的术语。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官员梦到自己站在冰上与冰下的人讲话。他让索紼解梦,索統说,“冰上是阳(男性),冰下是阴(女性),男女(婚姻)就是阴阳。这是阴阳的对话。也就是你将是一桩婚姻的媒人。”晋代也标志着占卜术的繁荣和高潮,这主要与道家思想有关,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术士管辂、郭璞和葛洪等。
至此,回顾唐代之前月老元素的原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错综复杂的成分:阴阳的思想、鬼神信仰(或灵魂不灭)、官家权威、父权思想、日常伦理规章、从无名到有名(或是创造一个文化英雄)、儒家的天命思想、道家和佛家的命定观念、积极改变命运的回馈等。我们也可以看到月老元素经历了如下发展:掌管婚姻的“官员”(媒氏)的实际作用、张良与黄石公故事中住在月亮里通过书来提供超自然知识或能力的智慧老人(道教神仙)、能通过冰与阴间交流的能人、为证明命中注定而用超能力来解决问题的佛家云游和尚,最后就是故事“定婚店”中的月老。显然,月老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媒人元素的大整合。这也证明了一点,能在社会动荡中幸存下来的传统,是根植在文化基本信仰的基础上的,它一定能进发出生命力。
此后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如果对月老元素的发展历史做一个描述,也许可以解答泰勒的困惑:“似乎不能界定它到底是中国本土的传统还是佛教的说教故事方面,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中国传统或伪历史传统……,却未能在大量众所周知的佛教故事中发现。但另一方面,它讲述了佛教中比较重要的一课”。这也说明这个故事的源头在中国,后来借用“定命”思想的阐释,“定命”思想并非来自佛教,因为许多佛教故事借用或改变了中国文化中的固有因素,从而使故事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唐朝故事中各种思想的高度交融使人们很难完全区分它究竟是历史故事还是伪历史故事,是宗教故事还是非宗教的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