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汤梅]非遗后时代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化传承机制研究
——以湖北土苗绣鞋、鞋垫非遗技艺传承企业调研为例
  作者:汤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1 | 点击数:2492
 

 

 
非遗后时代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化传承机制研究
——以湖北土苗绣鞋、鞋垫非遗技艺传承企业调研为例
汤梅
(武汉工商学院)
 要:本文结合实践调研,反映产业化背景下湖北土苗绣鞋、鞋垫两家非遗技艺传承企业的传承现状:建立时间和传承发展基础类似的两家企业,却在产业化的传承中一家持续发展,一家经营举步维艰,转向经营。对比分析影响非遗技艺传承的主要因素有:传承人自身传承生产、管理能力,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和品牌意识等。因此,非遗后时代,在产业化的传承机制中,非遗传承人、及其企业要适应市场发展,做好传承与创新,政府组织传承人的培训内容也要进一步完善落到实处,学校、学者做好产学研,在非遗保护中营造较好手工技艺传承的文化生态。
关键词:非遗后时代;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化;传承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谭祖武]湘西茶洞古镇苗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
下一条: ·[唐璐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非遗旅游发展模式探索
   相关链接
·[黄慧慧]云南大理巍宝山道教壁画的文化产业化探析·[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西北“非遗”花儿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徐赣丽]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回归生活还是走向艺术
·[程鹏]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三条路径·[钱永平 李波]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的晋中经验
·[刘思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章顺磊]产业化视角下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杨尚轩]当生活与文化成为产业:文创产业,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异同·[刘德龙]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中几个关系的探析
·[陈琳]隆回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陈映婕]走出瓶颈
·[徐赣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短板和解决的可能·[刘德龙]坚守与变通
·非遗后时代,传承人更需呵护·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
·专家学者研讨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困惑·[蒋明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