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人文学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人文学术

[徐力恒 陈静]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
  作者:徐力恒 陈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6 | 点击数:22443
 

        尚未完成的知识生产方式转型

        数字人文不是凭空出现的——如果以史学研究为例的话,数字人文的一些研究项目正是建立在史学的悠久学术传统之上的。以哈佛大学包弼德(Peter K. Bol)教授领导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项目为例,收录数据时就利用了大量学界的既有成果,例如前辈学者对各类古代官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考证,方便学者利用。

        但伴随数字人文在国内的日益热门,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疑问。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标准化、计算语言学、GIS、HGIS,这些国内已经有学者做了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提“数字人文”?这个专门的提法有什么意义吗?能带来什么新鲜的内容?尤其是对于一向走在“数字学术”(digital scholarship)前沿的图书馆学及情报学,本身就是基于计算的“计算语言学”和已经大量使用数据的量化历史研究,强调“数字人文”似乎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综合这几年看到的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讨论或者会议上的交流情况,笔者的思考是,“数字人文”强调的是面对尚未完成的数字革命中的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其面对的是未来的知识体系及方法的建构,其回应的是大数据时代基于学者导向(research oriented)的研究需求与基于资源共享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cyberinfrastructure),其建设的是面向数字出生(born digital)的新生代人类的认知方式系统与路径。使用“数字人文”这个术语不是为了改头换面来强行圈地,而是一种处于更大愿景下的策略考虑,是顺应数字时代而生的。

        正如金观涛教授在《数位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中提到的:“因数位技术在大量文本分析中的地位直接和判定知识真实性有关,故它在人文研究中将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更具中心位置。随着适应于各类人文研究(如语言学、历史、文学、传播、民间文化等)不同研究需要的各类专业电脑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使用IT技术对文本深度挖掘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一门称之为数位人文学的新学科。”(见项洁编:《数位人文研究与技艺》,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

        数字人文所带来的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一点是,从“基础数据”的层面,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协同合作,并从方法和路径的层面打通自然科学、应用工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研究,也使得研究者从自身的学科立场出发,得以扩展到其他领域,并能以“问题导向”出发,与其他学者协同研究,实现研究层面的资源最大共享化、分析方法的最大通约化和知识内容的最大综合性。

        然而,数字人文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倡导之余也要警惕过分乐观。就目前而言,数据的获取和开放程度是中国数字人文面临的一大挑战。以中国古代典籍为例,已经数字化材料的获得远远不是开放的。各类古籍数据库多如牛毛,但数据共享的做法仍然非常罕见——许多数据库都以商业模式运营,必须得到学术机构和研究者的订购,才能生存。因此,它们的数据开放程度肯定是有限的,这对不同电子资源之间的协作造成一定障碍。

        与此相比较,基于互联网的社群讨论和传播,却显得更为融洽、富有活力。许多关于数字人文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已经通过非传统的渠道进行,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例如,不少相关的学术动态是在微信号和群组上发布与传播的。与此同时,推动数字人文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注重研究的实践,例如培养研究者制作可视化的技能,或传授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操作、解读等技能。随着各种数位学术资源变得盛行,数据库的使用越来越重要,对研究者的培养也理应加入关于这些工具的内容,让学生们对它们的特点和优劣有系统的了解。面对充斥着学术报告和论文的可视化图像,我们需要带着什么意识去解读与提问?学者在自己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诚然,不是每一位人文学者都要系统地学习数据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但不管是否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都值得所有文科学者接触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反思。人文社科学生的培养如何应对数位人文带来的新典范,也成为学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作者简介: 徐力恒,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陈静,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第1572期第5版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
下一条: ·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链接
·[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李刚]数字人文技术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