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人文学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人文学术

[徐力恒 陈静]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
  作者:徐力恒 陈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6 | 点击数:20826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近年在人文学科各领域中逐渐兴起的研究趋势,国内外学界关注甚多。但数字人文到底是什么,为何出现,又能为人文研究带来什么,依然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剖析。

        数字人文是什么

        一般来说,数字人文的前身是“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人文计算的提出,代表着人文研究中运用电脑运算的技术已经形成一套理论化的思考。学界普遍认为,人文计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神父罗伯托·布萨(Roberto Busa,1913-2011)在1949年开始使用电脑处理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全集,半自动地生成其中中世纪拉丁文字词的索引。这项工作历时数十年,并曾得到IBM公司的协助。这种取向影响了不少文学研究者,使他们利用电脑处理机器可读文本的内容,对大规模作品作出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数字化内容不断增加,这种研究趋势得到了更广的应用,其影响遍及各个人文学科。大约在2000年以后,“数字转向”(digital turn)时代到来,个人电脑变得十分普遍,成为大多学者能方便使用的设备。“数字人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取代了人文计算的说法。 综合相关论述,数字人文至少和人文计算有着以下不同:第一,它拥有更庞大的数据量;第二,它不只是强调计算,还经常应用其他研究手段;第三,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变得更低,并且产生了比人文计算大得多的学术影响。

        数字人文可被定义为一套提出、重新定义和回答学术问题的更智能办法。所谓“更智能”,不只意味着文科学者驱使数字技术(尤其是电脑数据库)作为外在的工具,来回答他们过去已经提出的学术问题;也应该包含学者由于受到数字技术和思维的影响,而提出新课题,甚至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因此,数字人文研究往往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学者一直在做的研究工作,例如对大量资料进行爬梳,找出有用的记载。没有数字技术,学者同样可以做得到,但技术可以帮助学者更有效率地执行这些研究的步骤。二是学者不利用数字技术就无法做到的一些研究工作,例如同时比对上千条数据,辨识其中模式。

        简而言之,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是强调人脑和电脑哪一个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更智能和更能发挥作用。当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电脑最智能的,有时候人脑可以更妥善地处理问题。所以,在适合使用电脑的时候,数字人文研究者会加以利用;人脑更能发挥优势的部分,就以学者本身的学术素养来处理。 从研究范式的角度而言,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远读”(distant reading)策略与传统印刷媒介时代“细读”(close reading)方法的结合:计算机及计算方法能帮助学者在纷繁复杂、数量庞大的信息中快速梳理、定位和把握议题,宏观地“看到”一个学科甚至多个学科脉络中的焦点问题;同时又需要学者发挥个人学养所长,微观地去“探究”复杂信息交汇凸显之处的内在肌理与症结。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第1572期第5版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
下一条: ·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链接
·[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李刚]数字人文技术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