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
——加强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作者:记者 霍文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8 | 点击数:2675
 

  从通俗小说到地方戏曲,从杂剧传奇到民间歌谣,从北方鼓书到南方弹词,这些对大众而言并不陌生的文学艺术形式,从学术上都属于俗文学范畴。俗文学是研究中国文学、艺术、文化、历史、语言、风俗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传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被国内外学界视为民间传统生活“活化石”的俗文学研究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对它的文献整理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勉强列入“民间文学”

  中国俗文学传统悠久,其渊源可追溯至先秦,经唐代俗讲变文、曲子词到宋元话本,延绵不绝,明清以后,发展更为迅速。由于俗文学不同于雅文学之关涉经国大业,长期以来受关注不多。虽然20世纪30年代有郑振铎所著《中国俗文学史》,90年代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共同完成的《中国俗文学概论》,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其学科边界仍处在滑动中。

  “俗文学研究在当代学科体系中一直处于尴尬境地。”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表示,中国的俗文学在“古代文学”与“近代文学”学科中,只能作为附庸而存在,“现代文学”又将它婉拒于门外,只能勉强列入“民间文学”一科,然而真正治“民间文学”者,又以为其主体乃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因此,除古典戏曲小说以外的俗文学,几无立锥之地。正是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俗文学研究的展开。

  俗文学的学术价值在学界有其一席之地,尽管长期受关注不多,但也有一些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介绍,元明清时期,一些学人对民间文学予以关注,有文人对小说戏曲有很高造诣,但对民歌说唱等的关注是零星的。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俗文学研究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小高潮,50年代前后有一些发展,至八九十年代,“大传统”和“小传统”概念出现后,又出现一个小高潮。

  家底尚未摸清

  对俗文学研究的前提是文献的搜集整理。经过学者们多年合作努力,《中国戏曲志》《曲艺志》等系统工程使俗文学各类体裁获得了基本梳理。但是,除子弟书等少数几种外,对中国俗文学各类体裁的现有家底尚未摸清。

  黄仕忠告诉记者,晚清及民国初年以后的俗文学文献,以往主要以民间爱好者的收藏为主,各地图书馆未能对其加以系统收藏,因此,目前此类文献的损失最为惨重。今天,虽然它们作为“地方文献”获得收藏而使得情况有所改善,但多是零星、未成系统,且大多未加编目整理,难以利用。或是由于时代相对晚近,其版本价值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更有大量的木刻本、手抄本、油印本资料,封存于各地文化部门下属艺术研究所的资料室内。如果不及时抢救,则难以进入学术史的视野,反过来又影响到对其价值的认定与保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书录提出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抓紧开展民歌民谣等俗文学遗产的发掘与整理工作。据了解,由陈书录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民国歌谣整理与研究及电子文献库建设”已经启动。

  持之以恒加以保护研究

  近百年来,许多学者在俗文学体裁梳理、目录编撰、资料整理方面作出了大量成绩。如刘复、李家瑞的《中国俗曲总目稿》、傅惜华的《子弟书总目》《北京传统曲艺综录》、谭正璧《弹词叙录》、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等等。但这些文献编目大多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此后出现的许多新材料仍需要学人进一步补充、完善。而且,至今尚有许多俗文学类别还没有进行编目。

  据悉,由中山大学学者倡议发起的“中国俗文学文献大系”工程,正在初步实施,得到了海内外同行学者的帮助与响应,已经完成了大量文献整理影印、编目等工作。

  廖可斌表示,从事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需要研究人员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需要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打破学科界限,结合文化史、社会史、法律史等进行综合性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赞同许多学者提出的出版研究丛书和设立专业研究刊物的设想。他建议俗文学研究在文献编目整理基础上,更进一步详细和深化,让更多的俗文学资源拥有好的平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31日第1041期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罗伯特·莱顿]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理论背景
下一条: ·[定宜庄]清末民初的“满洲”“旗族”和“满族”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陈泳超]论仪式文艺的功能导向
·[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罗兵 苗怀明]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
·[安德明]郑振铎与文学整体观视域中的民间文学·[讲座预告]阅读的宝卷——以上海惜阴书局为例(北大,2018年10月20日周六9:00)
·俗文学研究拓宽文学史书写格局·“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和“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正式上线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逝世·[豹挥]古本新生:写于《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出版之际
·[张涌泉]写本文献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李婉薇]追寻民俗印记:论戴望舒的广东俗语及小说戏曲研究
·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召开·宝卷研究扩充俗文学史整体构架
·[杨杰宏]“口头传统”理论方法开辟东巴文献整理新路径·中国宝卷研究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预备通知
·扬州大学成立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东亚俗文学与民俗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温州大学召开
·[段宝林]多面统一的学者吴小如·[王文宝]民俗语言在俗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