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宗迪]《山海经》与古代朝鲜的世界观
  作者:刘宗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09 | 点击数:15343
 

 注释:

  ①按:上引文字,《海内北经》一段处其篇末尾,《海内东经》一段处其篇开头,由于《海内北经》按自西向东的顺序叙述,《海内东经》按自北向南的顺序叙述,两经首尾在东北隅相衔接,因此,上面的两段文字虽分属两篇,但实为一气贯注,应该连起来读,故引文于两段之间不空行。

  ②带方,东汉建安时公孙康分乐浪郡南部所置郡,约当今朝鲜黄海南道、黄海北道一带,西晋末属高句丽。《汉书·地理志下》乐浪郡下有县名“带方”,则“带方”之地名当古已有之。又,“列水”不见于先秦两汉文献,杨雄《方言》屡以“洌水”与“燕”“朝鲜”并举,《史记·朝鲜列传》集解引张晏:“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则“洌水”当为朝鲜之水名,当即郭璞所谓“列水”。《朝鲜列传》云汉武发兵击朝鲜,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至洌口”,索隐引苏林谓“洌口”为“县名”,其地当即洌水入海口。

  ③《三国志·魏书·倭人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海国。”说明三国时与倭的交通是遵海岸而行,至朝鲜半岛南端越对马海峡而至日本九州岛。

  ④《战国策·燕策·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史记·朝鲜列传》:“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货殖列传》:“夫燕亦勃、碣之闲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可见,战国秦汉之际朝鲜与燕关系之密切,朝鲜虽未入于版图,但在当时人的想象中,以朝鲜为燕之属地,亦未尝不可。

  ⑤《山海经·东山经》中亦有名为“姑射”之山,其文谓:“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东山经》所述为齐鲁山川地理,此文自北向南三座名为“姑射”之山一字排开,且皆在水中,显然就是《海内北经》所记“在海河州中”的“列姑射”。又,郭璞注认为《海内北经》之“列姑射”即《庄子》之“藐姑射之山”。《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庄子》书多寓言,其中人物、地名多虚托,因此,对此“姑射之山”之所在,历来学者多未加留意。实则,《庄子》书虽空灵,其中的故事却可能大有来历,而非纯为庄子杜撰。《逍遥游》多引《齐谐》中的故事,此姑射神女的神话可能亦为齐东野人之言。姑射神女不食人间烟火,“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且“乘云气,御飞龙,游湖四海之外”,与《史记·封禅书》中燕齐方士所称道的蓬莱神仙传说声气相通,极有可能就是早期流传的蓬莱仙岛神话。明乎此,则知《庄子》的“姑射之山”或即《山海经》中的“列姑射”之山。《列子·黄帝》云:“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径谓姑射神人所居的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就直接将《庄子》和《山海经》联系起来。此山(实为海岛)实名“姑射”,因其由一系列海岛罗列而成,故谓之“列姑射”;又因其浮沉于浩渺烟波之中,故谓之“藐姑射”。

  ⑥《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可见蓬莱地处渤海通向大洋之海口,自古就是巨鱼出没游弋之海域。

  ⑦《水经注·淮水》:“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山海经》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今郁州治。”《通典·州郡》:“东海田横所保郁州,亦曰郁州。汉赣榆县也。”

  ⑧本文所引朝鲜文献,除标明者之外,皆据“韩国古典”数据库:http://db.itkc.or.kr/itkcdb/mainIndexIframe.jsp

  ⑨颇可玩味的是,《海外东经》“青丘国”原文作“青丘国,其狐四足九尾”,原只有寥寥数字,且仅着眼于九尾狐,就此并不足以证明青丘国为衣冠文物之邦,“九尾狐”云云,倒正足以表明其为怪兽出没之域,但李圭景上述文章提到这段文字时,却引作“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其狐四足九尾”,“其人食五谷衣丝帛”非《山海经》原文,而是郭璞注文,郭璞此说未知何据。“食五谷”表明其为农耕之国,非茹毛饮血的“食兽”之国,“衣丝帛”则表明其为冠带之邦,而非榛榛狉狉的“毛民”之国,或许正有鉴于此,李圭景就直接将郭注据为正文,据以证明“青丘国”为文明开化的礼仪之邦。

  ⑩关于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的“小中华观”之缘起和变迁,参见黄修志:《高丽使臣的“小中华观”与朝鲜“小中华”意识的起源》,《古代文明》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韩国图书馆学硏究会编.韩国古地图[M].韩国图书馆学硏究所,1977.

  [2]黄时鉴.从地图看历史上中韩日“世界”观念的差异——以朝鲜的天下图和日本的南瞻部洲图为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杨玉蕾.利玛窦世界地图传入韩国及其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1).

  [4]刘凤鸣.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转引自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08(1).

  [6]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8.

   (本文刊于《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江帆]从神灵“移民”看民间信仰的传承动力与演化逻辑
下一条: ·[田家溧]汉代厚葬风俗的成因及教化意义再探
   相关链接
·[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
·[李牧]《山海经》中的“冬夏”观念与西北地缘·[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
·[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
·[杨洋]以女性身体为载体的创作:基于《山海经》异兽造型美妆短视频的分析·[谭佳]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
·[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
·[李牧]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刘宗迪]怪物是如何炼成的
·[刘宗迪]《山海经》是如何成为怪物之书的?·[尹荣方]“九尾狐”与“禹娶涂山女”传说蕴意考
·[林安宁]深入浅出释经典 融通中外论新学·[刘宗迪]《山海经》与怪物阐释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