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加华]显与隐:中国古代耕织图的时空表达
  作者:王加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05 | 点击数:13147
 

  如若我们进一步追问,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们不同的时空间观念的呢?毕竟一种观念不会自我而生,总是与一个社会或族群的经济与社会文化背景,即具体“实在”紧密相关的。因为,“一个人可以浮想联翩,想到太虚幻境,可是那幻境里的金陵十二钗毕竟离不开地上的大观园。完全脱离实在的思想者只能是疯子。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是这样,作为集中的、提高了思想的哲学也是这样。任何哲学都要以实在为基点,哪怕你的哲学主张四大皆空,这空却不能不从四大说起”。[55]那导致中国人如此时空观念的具体“实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就是以农为本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定的自然时空与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的最核心要务就是把握农时,如此才能保证农业有成并进而维护稳定而又良好的社会秩序。相比之下,由于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劳作生产模式,农业生产总是在有限的地域范围(通常即村落周边)、有限的几块土地上进行的[56],加之诸子均分的家族继承模式、缓慢的土地流转方式,一个农夫的一生也总是“固定”在有限的几块田地上劳作,因此相比于农时,作为“空间”而非“财产”意义上的土地自然也就不会受到人们的多少重视。与此同时,由于田地无法带走,因此绝大多数传统时代的中国人总是固居一处、安土重迁,日常生活的活动半径也总是很小。如在江南地区,一个基层市镇的服务半径通常为5—10千米左右,较少超过20千米。[57]而这一基层市镇区域,又恰是绝对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活动空间。[58]因此,由于活动的空间范围十分有限,人们也就不需要去把握与理解超大的空间范围,自然也就不会对空间投入更多的思想热情了,由此也就形成了传统中国人更重时间以及以时统空、时空合一的时空观念了。又由于以农为本、更注重时间性,传统中国又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模式,从而塑造了以循环时间观为主的时间观,旋转循环,一元复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实践性,并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59]如此,绘画亦自是不可免。虽然由于图像性质(空间性艺术)的原因,在具体的时空表现上,空间更为彰显,而时间是隐含其间的。

  [1] [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意像地图——阅读图像中的爱与憎》,薛绚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 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3] 刘斌《图像时空论:中西绘画视觉差异及嬗变求解》,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页。

  [4] 关于中国古代耕织图概况,参阅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5] 刘斌《图像时空论:中西绘画视觉差异及嬗变求解》,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6] 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7] 李彦锋《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叙事的顷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8] 程显毅等《图像空间关系特征描述》,《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9] 代表性成果,如[日]渡部武《<耕织图>流传考》,曹幸穗译,《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日]中村久四郎《耕织图所见的宋代风俗和西洋画的影响》,(日)《史学杂志》第23卷第11号,1912年;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Roslyn Lee Hammers, Pictures of Tilling and Weaving: Art, Labor, and Technology in Song and Yua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冯力《图解历史、图示生活、图画艺术——南宋楼璹<耕织图>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黄瑾《康熙年间<御制耕织图>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等等。

  [10] 刘斌《图像时空论:中西绘画视觉差异及嬗变求解》,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11] 关于空间性叙事,参阅龙迪勇《空间叙事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12]见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2页。

  [13] 对这一类型图像的题材性质,著名美术考古学家刘敦愿先生有不同见解。他认为这类图像的题材虽是采桑,但主题思想却在于表现春游与歌舞,描写青年男女间的情爱。刘敦愿《中国青铜器上的采桑图像》,《文物天地》1990年第5期。

  [14] [美]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李渝译,雄狮美术印行, 1984年,第15—16页。

  [15] [日]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栾殿武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33页。

  [16] 分别见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25、26页。

  [17] 楼钥《<耕织图>后序》,转引自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192页。

  [18] 黄瑾《康熙年间<御制耕织图>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22页。

  [19]见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20]见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施爱东]网络谣言的语法
下一条: ·[江帆]从神灵“移民”看民间信仰的传承动力与演化逻辑
   相关链接
·[吴灿 柏仙爱]叙事、情感与认同:图像符号的文化构筑与共同体隐喻·[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梁韵彦]南渡坡仙:广州祠堂壁画中的苏轼图像研究
·[崔茜]农事年画的产生原因探释·[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
·[陈小锋]女客、娘家与神灵:抑制农村女性地位的三元结构·[柴春椿]再现、象征与表现:从功能论解读汉宋间舜帝传说的图像叙事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杨延平]汉代西王母神画嘉禾图像再探·[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孙瑾]试论吐鲁番麻布诃梨帝母画像的构图来源·[马梦莹]后土图像身份判断新论
·[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
·[衣晓龙]作为心灵图像物化的徽州民居·[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