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王明 曾舒]水旱灾害民俗的功能
  作者:王明 曾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6 | 点击数:2747
 

 

 
水旱灾害民俗的功能
王明 曾舒
(浙江省衢州市十里坪监狱)
 要: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对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自然灾害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尽管当今科技发达,但是仅依靠有限的科技防灾抗灾,缺乏心理支撑,人们很难在灾害过后继续生存和发展,因此,人们开始运用各种民俗手段应对水旱灾害。水旱灾害民俗所研究的是民俗观念在水旱灾害起因,灾害降临前及降临时应对的具体表现。将水旱灾害民俗纳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背景中去分析,对于人们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国民的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运用民俗学视角研究传统农业社会水旱灾害,并分别就其功能从生态保护、心理调节与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文化功能;水旱灾害;传承;灾害民俗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建华 王国棉]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的区域化分异
下一条: ·[王明月]在群体与个体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之争
   相关链接
·[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统夏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