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
非遗保护在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杜韵红
(云南民族博物馆)
摘 要:急速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快速地碾压着传统文化,传统社会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文化形态急剧断裂消失。这必然引起博物馆业界的关注,博物馆作为文化保护者的角色,对非遗的保护业已形成共识, 2007年国际博协(ICOM) 修改了博物馆定义,首次明确将博物馆的工作边界延伸至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核心是“物”,“物”是实现博物馆化的必然要素,因此,“非遗”导入博物馆首先需要进行“物”的转换,借助其载体如持有人、文字、影视、影像、音频、终端物等实现可视的效果,保持其生命的鲜活及延续性;体现其流变的状态,则需要借助其他展陈手段予以实现。本文对博物馆开展的非遗保护实践类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生态博物馆的非遗保护策略实现了源生地保护的原则;从陈列展览的视角探讨了传统博物馆通过动态展示、场景复原、体验互动等模式导入非遗的保护传承;针对当下智慧博物馆的未来构想探讨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非遗保护模式、展陈的手段与路径;在新《博物馆条例》颁布后,国家从政策层面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自身发展动力。因此,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对其内涵的延伸,对实用性功能的拓展,博物馆依托于文创品的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实现“让文物活起来”,并且“把博物馆带回家”,培育文化自觉的意识,以此推动非遗的保护。
关键词:非遗保护;博物馆;实践;探索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