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进步,推动自治区乃至北方跨境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我校发挥学科优势,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研讨会暨暑校的12场系列学术讲座于7月17-19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彩展现。系列讲座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协办。这里将本期暑校的12场讲座内容简述如下。
纳日碧力戈:“‘非遗’中的互为主体与人类学的社会担当”
纳日碧力戈,蒙古族,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国际萨满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尤其关注族群理论和象征符号等研究领域。主要代表作有:《语言人类学》、《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姓名论》、《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等。
在本届暑校期间,纳日碧力戈教授为来自中美的民俗研究者进行了主题为“‘非遗’中的互为主体与人类学的社会担当”的讲座。讲座中,纳日教授从宏观视角出发对“非遗”的主体进行关照,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一人或一族的文化遗产,而是“人人之非遗”,每一个人都有“非遗”保护和实践的权利和责任。纳日教授从自己的学科本位出发,对人类学在“非遗”保护和研究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剖析,鼓励人类学在实践"非遗”保护方面做出贡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