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吕凤棠]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
  作者:吕凤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1 | 点击数:22110
 
弥勒佛与观音菩萨一样,同是民间普遍信仰的佛教神。时人还将其与布袋和尚联系起来,如庄绰《鸡肋编》卷中载道:“昔四明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于稠中时倾写于地,曰:‘看,看。’人皆目为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作谒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于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弥勒菩萨以事之。”
地藏菩萨也是民间崇拜信仰的神灵之一。如《江湖杂记》就记载了当时民间盛传的一则异闻:秦桧害死岳飞后,“向灵隐祈祷,有一行者乱言讥桧。桧问其居止,僧赋诗有‘相公问我归何处?家在东南第一山’之句。桧令何立物色,立至一宫殿,见僧坐决事。立问传者,答曰:‘地藏王决秦桧杀岳飞事。’须臾,数卒引桧至,身荷铁枷,见立呼告曰:‘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注:引自《宋人轶事汇编》卷15。)
此外,佛教神中的阎罗王、四大天王等也在民间广有影响。如阎罗王,洪迈《夷坚丁志》中就有“阎罗城”条,对阴曹地府及阎罗决断冥事的情景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时人还将死后的范仲淹、寇准、包拯、林衡、周庄仲等正直之官员推为冥官或阎罗王。(注:龚明之《中吴纪闻》卷5《范文正为阎罗王》;沈涛《铜熨斗斋随笔》引《翰苑名谈》;《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洪迈《夷坚丙志》卷7。)而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俗称为“四大金刚”,在民间也深有影响。如鲁应龙《括异志》载:“秀州子城有天王城,建炎间,金人犯顺,苏、秀大扰,将屠之,有天王现于城上,若数间屋大,兵率望之,怖惧,遂引去,一州之境获免。及乱平,建楼西北隅,见今事之。”当时民间还将其与唐初名将李靖联系起来,于是便形成了“托塔李天王”的信仰。金刚神则常见于宋代寺院门之两侧。例陆游《入蜀记》载:“二圣谓青叶髻如来,娄至德如来也,皆示鬼神力士之形,高二丈余,阴威凛然可畏。”又,范成大《吴船录》载:“二圣之名,江湖间竟尚之,即在处佛寺门两金刚也。”罗汉在民间的崇信也颇为盛行,如洪迈《夷坚甲志》卷一四《董氏持罗汉》载:“乡人董彦明,三十余岁未有子,与其妻自鄱阳偕庐山圆通寺,以茶供罗汉,且许施罗帽五百顶以求嗣。”又,《夷坚丙志》卷三《常罗汉》载:“嘉州僧常罗汉者,异人也,好劝人设罗汉斋会,故此得名。”
9.转藏
即转轮藏。鲁应龙《闲窗括异志》载:“临江军惠历寺,初造轮藏成,僧限千钱则转一匝。有营妓丧夫,家极贫,念欲转藏以资冥福,累月辛苦,求舍随缘,终不满一千。迫于贫乏,无以自存,且嫁有日矣,此心眷眷不能已,乃携所聚之钱,号泣藏前,掷钱拜地,轮藏自转,阖寺骇异,自是不复限数矣。”(注:此事又见于《梁溪漫志》卷10《惠历寺轮藏》。)
10.斋施与布施
布施是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积累功德以至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善诱文·修为果报》曰:“儒家言施报,佛家言布施,其实一也。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宝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无畏;心施者,深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和为下而忠难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语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欲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古语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在这种佛教观念影响下,布施之俗遂在民间广为盛行,如《夷坚支志癸》卷三《宝俶塔影》载:“忠训郎王良佐,居临安观桥下。……夫妇好奉释氏,斋施无虚日。”王安石将所居禅屋捐为佛寺,借以“祝延圣寿”,为“父母及营办功德”。范仲淹在其义庄田产中,将一份祭田归僧寺:“天平功德寺,乃文正公奏请追福祖先之地。”(注:范仲淹《义庄规矩》。)又,《夷坚辛志》卷七载:鄱阳盐商阎大翁,“家赀巨万,夫妇皆好布施,诸寺观无不沾其惠”。《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二《报应门》也记载了这方面的许多故事:“龙泉县有四郎,敬信神佛,好为善事,干缘再建济州桥,于桥之北门绘一天王像。”“峡州富人程夷伯,……发心自门前起,百里之内桥梁、路道,一一修整。”“九江富人徐彦宝,近年五十,苦于无子,常礼罗汉祈嗣。……全家好善,用钱买所钓之鱼放焉。”又“宋咸淳丙寅,临川录参政暖昧道,蜀士也,尝言其乡有两石峤平出一江,四时皆湍急,下则深渊,惟此处可以立渡,常年溺死者甚众,盖船小触石即碎。有徐宗仁发心造一巨舟,两头裹以铁叶,自雇篙手,专一撑过客人,且建善缘以荐亡者。”(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2《雷撤卦肆》、《修路延年》、《舍桥获子》、《修船增寿》。)
除以上几个方面之外,宋代的节日民俗,如元宵节大型彩灯中骑着狮子、大象的文珠、普贤菩萨像,四月初八月围绕“浴佛”所展开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七夕节中的“磨喝乐”,七月十五的“盂兰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粥”等等也都颇受佛教影响。(注:参见范荧《宋代民俗信仰中的佛教因素》,《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3-337页。)此外,婚姻、丧葬等,特别是火葬的盛行,更是深受佛教之影响。
(本文原载《浙江学刊》2002年02期,第145~152页,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高福进]射日神话及其寓意再探
下一条: ·[李子贤]被固定了的神话与存活着的神话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