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没有文字。他们的语言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他们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生男育女、五谷林木都有神的主宰。村子的祭祀由卓巴与卓生主持,村以下的小祭祀由巫师、经师(基诺语叫“白拉婆”与“摩丕”)主持。经文由巫师、经师唱出来,时常有群众性的合唱。经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有的地方有迷信色彩,但也有本民族的历史知识、自然知识、生产知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一部完整的经文,用两周多的时间才能唱完。
基诺族的青少年在十五岁左右时,男的要参加一种叫“饶考”的组织,女的要参加一种叫“米考”的组织。男女青年交往的机会很多,婚前的性生活自由。同姓不许结婚,三代以内不许结婚,婚后,男女双方必须忠于家庭。离婚相当自由,但一般离婚很少。已婚男女,如有一方残废或是病重,对方不许抛弃。对道德败坏或违法分子,制裁严厉,比如,全村的人去他家吃饭,直到他败家为止。
在基诺族中间还存在着一些平均主义的原始道德。有时打猎打到一只麂子或一只松鼠,有的村子会拿来按人口均分。与公有观念联系着的是没有盗窃。父母不打孩子,青少年在一起不打架、不骂人。年轻人从长者面前走过,都要说一声:“冒犯了,请长辈原谅”,以示尊敬。
基诺族待人友好,有过路者待以食宿。客人晚间下山,常有三名青壮年护送,客人走到哪,他们便送到哪,不计多远,当夜即返,不给客人添麻烦。村寨之间和睦相处,一个村寨失火,临近的整个村寨都去救火,他们自己背水、自带饭食,火不救熄不回家。
基诺人能歌善舞。大家经常一起跳舞,一起唱歌,通宵达旦。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大家一起歌舞,充满了平等、融洽欢乐的气氛。
克木人与基诺人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收效很好,他们的主要方法或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榜样
老一辈的克木人和基诺人通过生产劳动、生活交往、节日集会、歌舞活动,不仅给青少年传授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而且以自己为榜样来说明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老一辈人都是为人正直诚实、忠于集体、办事公道、乐于团结人、肯帮助人的劳动者。长者与年青一代,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在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两代人的隔阂”。长者把对后代的教育,认作是应尽的义务和共同的责任。在端养寨的一次婚礼上,客人中的全部长者,都像父母一般地对新婚男女唱祝福歌,显示他们关心、爱护、教诲的诚挚感情。
克木人、基诺人的青少年,以长者为榜样,根据长者的行为准则进行道德判断,明辨是非。儿童从小就跟长辈一起劳动、交往,参加各种歌舞活动。他们自小就从长者那里接受道德要求,不断获得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评价能力。这样,儿童自幼时起,就在长者榜样的影响下进行了道德行为训练。
言教
为了形成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仅对他们进行道德行为训练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情感。在克木人和基诺人当中流传着大量的故事、神话、传说、经文与民歌,其中,多数是以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此外,逢年过节、村寨集会、祭祀活动、修造竹楼、庆祝丰收、结婚生孩子等节庆,都是言教的好时机。言教几乎在任何场合,都能渗透到活动中去,因此不刻板,不公式化,形式多样,有感染力。比如在端养寨的岩诺的婚礼中,首先一个重要的仪式是男女双方的家长和村寨的长者对新婚夫妇祝福。祝福词是即兴唱出来,向新婚夫妇提出的要求,如成了家要互敬互爱、更好地劳动、勤俭持家等,对在场的青少年也是极好的教育。
克木人和基诺人的言教,其普遍形式是唱歌,很少见到板起面孔、气势汹汹地空洞训人。只要有集会,就有歌唱。歌子的内容总离不开教育后代如何做人。许多歌儿,都是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即兴唱出来的,生动活泼,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基诺人的“沙高切”,是一套完整的歌儿,内容丰富,大体上包括自然、宗教、传说、生产技能、气象水利、医药卫生、待人接物、社会礼仪、风俗习惯、爱情婚姻等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而品德教育占有较大比重。此外,还有名叫“巴歌勒”的爱情歌和专门以品德教育为主的道德歌。村寨长者大多数会唱这种歌,也善于即兴唱歌。基诺人的白腊腮、大沙车、小沙车都是知名的歌手。他们经常即兴唱歌,内容结合实际,极富情趣,很有教育意义。唱歌时,常有歌手领唱,在场的人齐声合唱,有时又边歌边舞,欢乐的气氛令人难忘,教育影响十分深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