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乡土间 乐在其中
刘锡诚出身农村,虽然自18岁进入中国最高学府,便成为一个“城里人”,他却始终以“农民”自命,念兹在兹。他的治学精神,确也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优良品性。
农民在土里刨食,靠土地为生,对土地充满感情。刘锡诚选择民间文学、民俗学为一生致力方向,与他的乡土情怀息息相关。他悠游其间,甘于寂寞,不以为苦,乐在其中。
刘锡诚先生有一段话颇为感人,他说:“我常以在田地里耕耘的农民自况,不管天气多么热,不管日头多么毒,在没有干到地头之前,总是弯着腰挥汗如雨地劳作,直到了地头,才肯直起腰来,这时孤独的心绪一扫而光,顿时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是一种胜利者的豪情。我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永远在劳作中的农民,靠毅力、靠勤奋支持着我的理想,靠汗水浇灌着我的土地。”农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尚有闲时。刘锡诚却在永远劳作,他逐日耕耘在学术的田地里,不知倦怠。因此之故,他的地里结满硕果,令人惊叹。
20世纪90年代,刘锡诚以6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原始艺术》。2003年,他又发愿写作《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历时3年,完成这部篇幅近百万字的皇皇巨著。这部书可谓积其毕生功力,他在大学时代即留心收集民间文学史料,自身又作为民间文学史的亲历者,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和学术信息,加之他宏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理论积淀,使这部书极具学术价值,除提供了大量难得的学术史材料,更是厘清了民间文学史上的诸多重要问题,受到学界高度肯定,成为相关领域的必读参考书,也成为刘锡诚的代表作。写作此书时,他已七十高龄,若非他“农民”般的勤劳和毅力,实不能为。
农民是朴实的。他们脚踏实地,讷于言语,表里一致,不张扬,不夸饰。刘锡诚治学体现出了鲜明的风格,不虚张声势,不妄下断语,论从史出,实实在在。他用资料说话,这些资料,能一手得来的,他绝不转引。虽已高年,仍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去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他的田野考察足迹,更是遍布全国。正因此,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各地的非遗状况常常如数家珍。
刘锡诚的为文风格亦与他的农民本色不无相关。他是一位作家,发表了大量散文作品。他的笔端总是充满感情,对乡土的眷恋,对师友的感恩,对后学晚辈的关爱,对不平之事的激愤,发而为文,感动人心。他的文风,朴实而生动,有一说一,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简洁练达,不作渲染,不加藻饰,而铿锵有力,透出铮铮之气。
如今,城镇化进程势不可挡,人们纷纷涌向都市,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日见其少,有着“边缘人”心境和“农民”精神的人似乎亦是越来越少。唯其如此,经霜弥茂的刘锡诚更显出了可贵,而在他身上所凝聚的价值,也绝不仅限于学术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4年03月3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