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中外神话学[1]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22 | 点击数:31130
 

  1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曾经预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神话必将成为明日黄花:“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必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55]如今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相信科学魅力的人们并没能见到神话的消亡,相反,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人们却迎来了神话的又一次复兴。在当今世界里,大众传媒的出现使神话的形象、类型和母题的传播更加广泛、迅捷;如火如荼的文化旅游促使一些地方的导游成为了新时代的职业神话讲述人;非物质文化保护运动也使一些地方的神话借助新的宣传媒介和政治力量在更广大的范围里传播;“重述神话”(Retelling Myth)的全球性大型国际图书项目(2005年在英国启动)再次使神话成为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的重要动力和深厚资源。有鉴于此,我认为,今天的神话学不应该一味将眼光投向遥远的古代,同时还应该关注神话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神话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何种形态?具有何种新的内容、功能和意义?经历了怎样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人们如何主动地、创造性地传承和利用神话以服务于其当前的社会生活?其目的何在?这样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对神话的生命力的研究——有助于解答汉森教授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神话故事在后世继续代代相传,而众多传承者可能根本不知道神话的原初仪式和原初意义?——也有助于使神话学跳出自身狭隘的小圈子,而参与到与活生生的现实对话、与更多学科的对话之中。

  [1] 本文是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神话的当代传承:以遗产旅游和电子传媒的考察为中心”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ZW131。

  [2] [英]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见[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第24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Robert Segal,《神话理论》(原著名为Myth: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刘象愚译,第2~3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 Robert Segal,《神话理论》,第1页。.

  [5]拙著《神话与神话学》中对神话学的发展历程有较系统的梳理,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5~266页。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Witzel

  [7] 详情可参见该会网站:http://www.compmyth.org

  [8] 劳亚古大陆:北半球的原始大陆,一片假想中的大陆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它分裂为北美洲、欧洲和亚洲。

  [9] Michael Witzel, “Comparison and Reconstruction: Language and Mythology Ⅱ,” http://www.fas.harvard.edu/~witzel/Comp_Myth.pdf. Retrieved 2012-05-16.

  [10] 拙著《神话与神话学》,第203~206页。

  [11] 该论文的摘要可参见http://compmyth.org/static/BeijingAbstracts.pdf

  [12] 《神话与神话学》,第202页。

  [13] William Hansen. "Meanings and Boundaries: Reflections on Thompson's 'Myth and Folktales.'" In Myth: A New Symposium, eds. Gregory Schrempp, William Hansen.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28.

  [14] 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15]笔者曾在《语境的效度与限度——对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研究的总结与反思》(《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一文中对这个问题有较详尽的讨论,可供参考。

  [16] 该文收入赵宗福主编《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第227~234页,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7]古希腊神话中的聪慧女神,是宙斯的第一位伴侣、雅典娜的母亲。在她怀孕的时候,一条神谕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将来其智力和力量将匹敌宙斯本人,而下一个男孩将推翻自己的父亲而夺走王位。宙斯于是巧言骗过墨提斯,乘她不留神的时候将她吞下肚。智慧胜过众神和凡人的墨提斯留在了宙斯的肚子里,成为了他智谋的来源。

  [18] 该文收入赵宗福主编《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第255~266页。

  [19] 《神话理论》,第31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锡诚]20世纪的中国神话研究
下一条: ·[林继富]百年来中国民间故事的集录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赵依铖]建构“民间”之声:塞西尔·夏普的民歌实践、文化政治及学术史的回响·[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
·[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
·[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
·[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
·[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
·[苏明奎]抗战时期云南的歌谣研究与方言调查·[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卢秋彤]作为仪式的游戏·[刘雪瑽]制造“神话”:近代中国的文化翻译与知识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