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傅斌]社区博物馆与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作者:傅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19 | 点击数:6607
 


  博物馆这一机构缘起于留住消失的过去及人类的记忆之需,但作为公益性机构,服务社会才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满足精英雅玩与科研,到面向公众的历史、科学、艺术普及,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

  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是博物馆功能与社区需求的成功对接,是博物馆文化基因或种子在社区土壤上的落地和生成。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社区博物馆应该成为社群居民留住记忆、认知历史、面向现实与未来科学认知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与进程,建构社群认同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培力中心。

  什么是社区博物馆

  世界上首座冠以社区博物馆之名的,是1967年由美国斯密森尼博物院院长芮普莱(DillionRipley)倡议,由该博物院与社区合作在美国首府华盛顿贫穷的黑人社区用一座废弃的小影院改建的安纳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尽管斯密森尼博物院为博物馆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博物馆设立、管理包括日常运作与展览策划实施等,都有社区居民的热心参与。这个博物馆曾举办过一个关于贫民窟邻里环境中老鼠的重要作用的展览,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改善社区卫生环境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之后,作为回应社会变迁尤其是城市中社区居民对于认知自己生存与发展环境和社区历史、构建社区认同的重要的文化工具,社区博物馆的概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近年也出现了若干冠以社区博物馆之名的新型博物馆,或者以类似的形式开展以博物馆与社区遗产保护传承来促进社区建设的探索,比如,北京花市社区博物馆和南京石头城社区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具有较为自觉的社区博物馆追求,福建福州市的三坊七巷生态博物馆社区、天津市和平区崇仁里社区的社区居委会博物馆和河西区秀峰里社区成立的“终身学习中心”则是以博物馆促进社区发展的有益尝试。

  当然,服务社区是社区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定位,但是作为博物馆,它应是向所有参观者开放的,除了社区里的人,当然也尽可能应该包括旅游者等其他感兴趣的人,因此,社区博物馆同样也是对外展示社区的窗口乃至开展旅游经营的基础性设施。

  总之,如果要下个定义,社区博物馆是博物馆功能与社区需求的成功对接,是博物馆文化基因或种子在社区土壤上的落地和生成,它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

  社区需要物理性建构性的公共精神文化空间

  社区(community)是基础性社会组织结构,也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不仅指特定的地域,而且可以指文化群、政治群、商业群,甚至一个单体社会、一个自然与人文的整体社会。但是,构成社区的关键性因素是特定空间里人类群体的相互交往方式及相关文化。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喜欢群居,因此,社区很早即已有之。如果说“区”是指地理空间,“群”是指人类社群,那么“社”就是指人们在这个特定空间里结成群体的方式。链接社区之内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除了早期固有的地缘、血缘、亲缘之外,随着社会发展,渐渐又出现了业缘、文缘等。但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社区都主要是指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中的人际关系建构。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人们以村落为最主要的聚居生活单位,社区可以就是一个村落或相邻的村落。超越村落的更大的社区则往往由婚嫁圈、信仰圈、商业交往圈或者政治权利圈等所塑造,它们往往都由数百乃至上千年的文化传统与规则规制着。即便如信仰圈这种很抽象的精神活动空间,也是和宗教活动等人际直接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现在通常所称的社区,主要是指现代城乡不同空间中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生产与生活共同体。在这样的社区中,一方面传统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的链接作用在疏远,但是另一方面又产生千丝万缕其他利益关联及相应的联系方式与手段。进入信息时代,有人说连空气中都充满着肉眼看不见、却可以让人相互联系和影响的PM2.5与“比特”(各种波长的电子信息,可以借助于各种网络技术成为人们相互间交流与联系的手段)。但是,这些并置的交往、错综的交往,快速流动与轮替的交往,同时也是缺乏深度的交往,从而使得社区的凝聚力大大下降,即便是公寓楼里的对门,也未必能够成为生活中的熟人——社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复杂性社会。尽管它仍然没有脱离空间上的地缘关系,但人际关系的范围与性质已发生了很多变化。

  鉴于社区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倾向于将人类组织分为社会与社区两个维度,并认为社会是人类生存的文化的、共意的方面,是反映各社会群体的一致意见和共同目的的集体现象;社区是与社会相对应的人的生物的、竞争的方面,它体现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人类本性。我们可以将R.E.帕克的观点简单地概括为生物社区和文化社会。生物社区主要就是指人的直接的交往与互动范围,而文化则是比较抽象的、宽泛的相互联系。人类是具有生物与文化双重进化和适应能力的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早已建构了多种超越其直接交往范围或单纯地理空间的共同体认同,比如同业公会、社团、政党、社群、民族、国家乃至天下、普世价值等等,共同体越来越具有想象的性质了,抽象的意识形态、共同的利益、信息、知识及价值认知等都成为建构共同体的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帕克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复杂性也并非是垂直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群也越来越具有空间重叠和结构交叉的复合特性,体现在作为社会基层的社区中,就是其文化性的一面愈益重要,而且传统社区和现代城市社区需要的文化黏合剂也大不一样。

  尽管社区及其文化具有如此复杂的多样性,其性质与时空界定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基于特定空间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作为社区形成的关键,则是亘古不变的原理,而社区活动、社区交往及相关文化作为社区的凝固剂,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一方面也有其传统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社区基本上是个熟人社会,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我们对其拥有的多种黏合手段早已经习焉不察,而现代城市社区里,人们可能有机会见面但不一定相互熟识,尤其是社会变迁与人口的剧烈流动性,割断了人与社区时空固有的联系,则会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诉求。

  总之,社会在转型,社区在发展,人与人间结社的方式也在变化,熟人社会在向公民社会发展,人们对地方和社区的感觉、认知与需求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与农业社会的农人、工业社会的工人以及现代城市人对社区的感受及所知道和需要的地方性知识是不一样的,其获得的方式与途径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内心和生存的实际中则永远需要不断更新这方面的信息与知识。因此,社区内用于知识建构的物理性公共性精神文化空间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从火炉边的空间,到聚落中的公共性大房子、广场,到各种这样的神庙、殿堂乃至具有现代性的学校、图书馆、档案馆、剧场,以及今天的博物馆和泛遗产化生存等,都是人们通过人际互动获取自己生存环境信息与知识,强化历史记忆,确认存在身份,发展生存技能及构建价值与群体认同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或者社区重要的文化器官或工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2014-03-1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吴重庆]“界外”: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
下一条: ·[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置于核心地位”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
·[蒋愔澄]非遗工艺展览策划研究·[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孙宇梦 沈昕]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情民谊重构路径探索·[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刘蓓]省级非遗馆建设理念、标准与路径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