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傅斌]社区博物馆与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作者:傅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19 | 点击数:7515
 

  替代与进化:传统祠堂与现代社区博物馆的地位与作用

  当下中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城乡转型,因此,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社区建设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包括公私界域及相关观念均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文化中却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缺乏政治之外的所谓的公共空间,比如中国传统聚落中的祠堂及各类寺庙会馆等,都是特定人群聚会交流的场所。祠堂是由祖庙发展而来的,往往由社区中同姓宗族聚族而建,内置祖宗画像或者牌位,供奉族谱,其首要功能是祭祖。但是,祠堂也举办各种具有一定公共性的礼仪活动,比如婚丧嫁娶以及一些没有设置特殊庙堂的宗教类活动和娱乐庆典等,有的祠堂也是进行民间聚讼断案的场所,在地方管理和社区自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代祠堂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社区中功能最齐全、最重要的一类公共空间,它对内可以起到让族人了解历史、敬宗收族的作用,同时也发挥着维护传统社会的纲常伦理、强化封建等级制度的作用。此外,传统农村喜欢将家塾紧邻祠堂而建,或者直接就拿祠堂当做家塾来用,对家族后代进行启蒙和教育。

  近代以来,无论城乡社区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祠堂及其文化功能基本上已衰竭,但新涌现的各类公共性建筑和公私文化机构——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博物馆等,则鲜有能在功能和地位上与祠堂相匹配者,使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出现断裂。这大概正是当下中国文化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局之一。传统解纽后新的认同、新的共同价值如何建构?看来在现代社会中,亟须发展一种关注视角同时面向历史、现在与未来,在民主的、包容的态度中,又能够剔除传统文化中的迷信因素,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进程的认同与价值再造作用,接近于传统社区里的祠堂的这么一种机构。这种能够将历史、现在与未来以科学理性的方式熔铸于一炉的新型文化工具,使我想起现代社区博物馆。

  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2007版的最新定义,博物馆这种机构受托处理人类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这是博物馆的功能或者它可以开展的活动。那么仅仅是博物馆人独自在开展这些活动吗?显然不是。博物馆作为受托者,受到公众及其代表者政府的委托,而且观众在博物馆里也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看客,这些正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博物馆学的核心观点。新博物馆学主张博物馆是群体关于共同记忆的对话交流平台,是社会和社区发展公共事务的论坛。这也是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新类型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在观念与实践上的实质性区别。博物馆不能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割裂,每一个博物馆都不同程度地和地方性相关,而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则更加集中地关注具体地方的环境、文化、地方性知识及其与当地人的发展的关系,甘于让博物馆从上层精英向普罗大众进行文化教化的神圣殿堂上走下来,而成为大众自身可以拥有的文化工具。一些生态和社区博物馆建设者甚至明确提出社区再造的博物馆运营目标。

  转型时期的中国新文化建设中与社区建设相对的社区文化尤为急迫,因为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问题,而且和基层社会的健康与活力密切相关,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应从和谐社区做起,因此,应该考虑充分利用博物馆——尤其是社区博物馆这一新型的文化工具。

  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范围更加宽广,但社区邻里关系却在疏远;人们享受的物质成果更加丰富,但与物之本源关系也在疏远。其实,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深深的怀旧与乡愁,无论是就地步入现代化的社区生活,还是从传统的村落走进城市和新的社区,不管是进城务工还是永久性定居,所有的人都迫切需要了解或者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这个社区的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环境,需要经过一种调整、整合之后,在新的生活背景下去重新构筑基于现代社会的新的相互关系和价值认知。社区博物馆就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文化工具之一。博物馆——尤其是社区博物馆是一种处理遗产却面向未来的机构。在这样的博物馆里,历史及环境遗留的物证以一种博物馆化的方式被收留、展示和诠释,供人们观瞻,以获得相关信息与知识,回忆、探索和思考,进而围绕自己与相关社区的生存问题展开学习、对话并达成共识。社区博物馆不仅仅是传统博物馆“建筑+藏品+展览”的机构,而是可以被变化的背景中对社区里物与物(包括自然之物与人为之物)、物与人、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新的建构和阐释,通过以信息的释放、展示和交流、传播为核心的博物馆实践,它不仅和横向的人及其生存环境进行整合,同时也进行着纵向的历史的关联。相关的环境证据、发展的历史证据被供奉在博物馆里,成为一种人人可以面对的物证性的教育和知识、价值及社会认知构建的宝贵资料,而博物馆自身则成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公共性精神与文化空间,成为记忆的现场、知识的课堂、文明的殿堂和对话的论坛。它让人直接以关于社区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的物证为信息载体和线索,进行思索、对话、拼接并进而建构建基于历史、面向显示与未来的新的价值体系和群体的认知。

  因此,在快速现代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提倡大力发展社区型的博物馆,以社区博物馆这个文化工具,重新梳理和建构我们与物、与环境、与社区邻里以及和这个社区有联系或者对这个社区有兴趣的其他团体、人们包括游客之间的关系,提倡这种从物出发,从遗产出发却面向现实与未来的贯穿着严肃的历史科学与审美精神的探索、发现、认识和重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2014-03-1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吴重庆]“界外”: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
下一条: ·[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
   相关链接
·[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吴茂颖]超越对立:从馆舍到活态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舒宇]非遗视域下的辽宁省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陆慧玲]国际文化政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
·[李扬 谢亚文]万唐人物:明清以来英美世界中国民俗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郭文钠]“非遗在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
·[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程瑶]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界定
·[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全国博物馆文创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传统插花亮相三里屯艺术节中秋雅会·[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置于核心地位”·[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