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3年会专区

[黄景春]国家在场与当代庙会转型
——以浦东圣堂“三月半庙会”为例
  作者:黄景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08 | 点击数:3594
 

  ·中国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入选论文·   

  中国当代庙会大多经历了中断、恢复、转型的过程,这不是宗教的内部裂变所致,而是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的。1980年代以后,庙会在各地陆续恢复,但重新恢复的庙会绝非古代庙会的简单翻版,而是新时代下庙会的重构与新生。“国家在场”[1]不仅影响了宗教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当代庙会的起伏兴衰及其现实面貌。浦东圣堂“三月半庙会”经历了改名为物资交流会、停顿、恢复、再停顿的曲折过程,近年在社区都市化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它再度恢复,并以文化庙会的新样式出现在社区生活中。本文拟以圣堂三月半庙会的当代变迁为例,探讨国家在场对我国庙会转型的深刻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刘荣庆]一门由中国学者创立的民俗学与新闻学边缘交叉学科
下一条: ·[程鹏]莱芜南部安期生信仰变迁研究
   相关链接
·[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徐永安]玄帝(真武)信仰:三个香会调查报告·[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徐永安]新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民俗
·[吴南]乡村振兴背景下阐释庙会信仰实践的社会功能·[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石林兰]庙会文化与当代乡村社会建设·[刘梦颖]社会流动背景下侗族掌墨师的工匠角色转型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赵旭东]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