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3年会专区

[祝秀丽]民间故事的解释学方法论
——以汤普森的理论视角
  作者:祝秀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07 | 点击数:3506
 

  ·中国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入选论文·   

  一、象征形式研究与解释学方法论

  (一)象征形式研究

  英国学者约翰·B·汤普森在1990年提出解释学方法论架构用以研究现代文化中的种种象征形式,并揭示其中包含的意识形态问题。他指出,象征形式作为有意义的象征建构物,即可以被加以解释的行动、话语和文本,它们具有内部不同的结构特征,同时也存在于各种社会和历史背景之中。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薛洁 尚青云]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构想
下一条: ·[李丽丹 田永峰]为相声正名
   相关链接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巴德玛拉]蒙—哈民间文学中的狼形象研究
·[康丽]从性别麻烦到范式变革:中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施爱东:《故事机变》
·[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安德明]“讲好中国故事” 在人类文明交流中的方法论意义
·施爱东:《故事法则》·[朱月]融媒体视域下民间故事可持续发展研究
·[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严曼华]民间故事复合母题的复合特点及其限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