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何彬]春节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知
  作者:何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2-11 | 点击数:11443
 

  四、民俗节日的教育功能

  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具备充分独特的民族性或地域性特色才会引起其它文化的关注,才会对海外游子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和亲和力,才会让人们对其产生深深的依恋。对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节日行为和传统节日食物的特殊记忆是维系华侨华人与祖国同胞心灵共振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记忆,是关系到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有无、强弱的重要因素。而这个重要因素的形成,主要源于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的节日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民俗的持久继承。

  表面上看去似乎已经淡漠了的对春节的记忆,仍然散在于这些新华侨华人行为的深层,在他们的节日生活特别是节日食物、节日行为中甚至看到我们都以为自己身上已经不存在的母文化生活习俗的星星点点的踪迹。由此可知,传统的节日习俗具有培育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巨大的潜在教育功能。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地留在一个离开这个文化环境的人的心灵深处。

  对比之下,近些年出国的年轻留学生,出国前多数生活在都市氛围里,没有太多对传统节日的行为记忆和传统节日食物的物象记忆。调查30岁左右或20多岁的留学生时,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年轻人对家乡的节日习俗没有特别的印象,或者说家乡、他自己家庭的中国节日尚没有对他们形成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文化记忆。他们的春节记忆,大多是随父母出入酒店吃除夕晚宴,品尝非中华系列的菜肴或高级海鲜、山珍海味,或跟随自驾车队到别墅或风景胜地游览。这些年轻人基本没有参与过摇元宵、包汤圆等传统节日文化行为,基本没有对除夕12点开门放炮迎神和大年夜煮饺子、给长辈拜年的记忆。没有对民族节日的过多依恋,他们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接受当地社会的节日文化。

  由于没有受过传统节日氛围的熏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就对许多民族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基本不了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蕴含知之甚少。对母文化的民俗行为缺少文化记忆、文化联想和文化心理共振,对民族文化的依恋心自然就会淡泊。有些年轻留学生遇到别人询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节日食品时,无法讲解本民族的文化或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中国有没有这类节日行为或节日食品。可以想象他们的子女接受民族文化影响的机会就会更少,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也自然会更少。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会随着对母文化记忆的微弱而易于趋向消失。

  很多华人华侨对此已经抱有危机感,于是他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中华学校就读或送到周末中文学校学习,还有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回中国留学。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教育或者母国文化环境的熏陶,维系下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民俗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它并非完全通过教室和学校教育形式实现。它往往没有固定模式,不计时间和地点,不拘人数和场合的,反复用各种形式,逐渐形成每个人的民族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凝缩了民族文化、民间信仰的多种要素,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形式,春节是主要的载体形式之一。正因为传统节日聚集了如此浓厚的民族文化精华,才更应当引起民俗学科的重视,才需要民俗学者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继承这类文化精华,如何运用传统节日的魅力影响年轻一代的文化记忆、文化认知。

  笔者认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其学习现代知识或某种语言的成绩优秀与否,应当尽快恢复或重新造就一个使年轻一代能够从小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不仅要通过现代教育场所的课堂式教学,传授一部分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环境。

  在节日传承方面,不仅要人人过节,并且要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应运用多种轻松明快的方式教会人们懂得节日仪式、节日食品的由来和变化等等。这样人人“过节知节”,才能油然而生喜爱传统节日、尊重传统节日并沿习它的愿望。有了这种尊重和沿习的愿望,就会自然产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视节日、即使在海外也会自发过节的行为。民俗所蕴含巨大、潜在的教育力量恰恰表现在这里。社会要求民俗学科做出这样的行动,民俗学科也有这个能力凭借它的学科特点回应社会的要求。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黄涛的博客

上一条: ·[王恬]春节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活态保护
下一条: ·[陈连山]论科学至上主义到春节习俗的破坏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