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王铭铭]民族学与社会学之战及其终结?
——一个人类学家的札记与评论
  作者:王铭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30 | 点击数:21745
 

  提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西学在中国”展开某种诠释。我的焦点,将放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科上,尤其是这些学科1920年代至1940年代间在中国的分化。

  中国第一二代学科建设者,多数从不同的西方国家学到他们致力于在中国运用与推广的学科;回国之后,他们中不少人任职于其留学国教会在华设立的现代大学,也有不少在1920年代末设立的中央研究院及“国立大学”中工作。因留学国的学术传统对他们的影响是持续的,故不同学者对于学科也有着与之相关的不同认识。1920年代末到1940年代中期,诸如燕京大学的“社会学派”,与诸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民族学-民族史学派”,基于各自的留学国背景,及对于“国家建设需要”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两个具有对垒性质的学术阵营。

  对垒中的学术阵营,各自都有其“中国化”的诉求,燕京学派主张的“社会学中国化”,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张的“科学的东方学在中国”,就是例证。然而,“国别化”却未使中国的社会科学学科与其“西方原型”拉开距离,正相反,“国别化”是在与后者中的国别传统趋近过程中实现的,燕京大学的“英美派”,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德美派”,就是例证。

  “西学在中国”中,“西学”不是单一的,“中国”也不是单一的,“英美”的综合产生“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德美”的综合产生“民族学-民族史学派”。学术不同阵营中的“西学”,因分化超过对话,对垒超过综合,且各自费力地引用“西方原型”来论证自身相比与对方的“更高的正当性”(而未能意识到学科定义的正当性,在“西方”也是多元的),故未真正追求通过综合与“改造”实现“中国化”。

  关键词: 民族学 社会学 人类学 南北派 中国化 民族志的社会学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2012-11-2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子慧]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及其对婚姻生育行为的影响
下一条: ·[王政]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