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漠化
或许与拍摄者和被摄者的生活、心理距离因环境差异而拉大有关,或许与近年来流行的无表性美学、呆照等艺术风格和样式有关,或许与摄影师个人性情等有关,对于民俗题材的拍摄,我们越来越冷静甚至有些冷漠了。
民俗摄影涉及的题材往往存在于穷乡僻壤和偏远地区,当事人的生活境遇与拍摄者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果拍摄者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或不屑感,都有可能影响被摄者情绪和拍摄结果。那些成功拍摄完成异地民俗专题的摄影师,肯定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在参加民俗摄影家黄复的作品研讨会时曾说,“真正的摄影精神,应当用心和灵魂去追求。”我们亦可自问,这一点,自己做到了多少。
至于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甚至违背民族习俗的拍摄行为,不仅会惹来当事人的拒绝,甚至有可能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另外,有意无意突出政治意识的摄影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俗影像的价值。“民俗大约就是民间、民族、民众的世俗生命的传承符号与密码吧。蓬勃生灵的野生(民间)劲头是抑制不住的,……摄影事物如果承担记录历史的使命,则比起‘反映时代’(往往流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宣传模式),更重要的是记录历史。”(《民族文化的传承符码──关于“民俗”“纪实”“时代”“历史”的串联思考》,王瑞)
在记录意识支配下,我们才会更多发现或粗粝或细腻的民风品质,才能了解和得到更多格尔茨眼中的“地方性知识”,才有可能“参与观察”式地得到更多真实可信的材料和影像。
民俗摄影应该表现民间的多样性对现代性的单一化的抗争。邓启耀在跟学生交流时就提及:“关注多元的、民间的、底层的文化,是人类学民俗学的基本精神。”
民俗学家乌丙安在《民俗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在民俗领域中,通过眼睛的视觉传承传递异常丰富的民俗图像标记和多种象征意义在总体上是远远超过口头传承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锦华则说,影像的有力之处在于历史不能重返,时光不能倒流。──于此来看,民俗摄影未来任重而道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摄影在线-中国摄影报 2012-7-17 17:51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