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柴选]民俗摄影:式微的现状与“四化”异象
  作者:柴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27 | 点击数:9577
 

  冷漠化

  或许与拍摄者和被摄者的生活、心理距离因环境差异而拉大有关,或许与近年来流行的无表性美学、呆照等艺术风格和样式有关,或许与摄影师个人性情等有关,对于民俗题材的拍摄,我们越来越冷静甚至有些冷漠了。

  民俗摄影涉及的题材往往存在于穷乡僻壤和偏远地区,当事人的生活境遇与拍摄者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果拍摄者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或不屑感,都有可能影响被摄者情绪和拍摄结果。那些成功拍摄完成异地民俗专题的摄影师,肯定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在参加民俗摄影家黄复的作品研讨会时曾说,“真正的摄影精神,应当用心和灵魂去追求。”我们亦可自问,这一点,自己做到了多少。

  至于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甚至违背民族习俗的拍摄行为,不仅会惹来当事人的拒绝,甚至有可能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另外,有意无意突出政治意识的摄影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俗影像的价值。“民俗大约就是民间、民族、民众的世俗生命的传承符号与密码吧。蓬勃生灵的野生(民间)劲头是抑制不住的,……摄影事物如果承担记录历史的使命,则比起‘反映时代’(往往流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宣传模式),更重要的是记录历史。”(《民族文化的传承符码──关于“民俗”“纪实”“时代”“历史”的串联思考》,王瑞)

  在记录意识支配下,我们才会更多发现或粗粝或细腻的民风品质,才能了解和得到更多格尔茨眼中的“地方性知识”,才有可能“参与观察”式地得到更多真实可信的材料和影像。

  民俗摄影应该表现民间的多样性对现代性的单一化的抗争。邓启耀在跟学生交流时就提及:“关注多元的、民间的、底层的文化,是人类学民俗学的基本精神。”

  民俗学家乌丙安在《民俗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在民俗领域中,通过眼睛的视觉传承传递异常丰富的民俗图像标记和多种象征意义在总体上是远远超过口头传承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锦华则说,影像的有力之处在于历史不能重返,时光不能倒流。──于此来看,民俗摄影未来任重而道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摄影在线-中国摄影报 2012-7-17 17:5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贺绎]民俗摄影随想
下一条: ·[崔卫平]闭幕三次的“北京独立影像展”
   相关链接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
·张举文 莎伦·谢尔曼 主编:《民俗影视记录手册》·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
·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
·[杨德睿]影像的神力:高淳的庙会与禳解法·[林安宁 唐培旭]“傩书-傩俗”影像记录的“声”“文”并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呈现——欧洲的经验》中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杭州成功举办·[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筱林]影像的力量·年华易老 记忆永存
·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第五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8)正式录取名单
·[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邓启耀]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