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作者:王明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6 | 点击数:26577
 

 

内容提要: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 历史心性”;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及二者的变迁,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关键词:历史学;人类学;社会记忆;历史记忆;历史心性

 
历史事实
 
广汉三星堆文化的新发掘,又掀起一波对古蜀人的寻根热潮。有些学者以三星堆文化最早阶段可推至夏代以前,因此认为华阳国志之记载——“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可被证明为历史事实。
我们且将“蜀王世胄为黄帝后裔”是否为一历史事实这问题搁下。对一位严谨的史学家来说,由一篇史料中推论“过去曾发生的事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传统上对史料的内外考据与“孤证不立”等治史原则外,近代以来学者并引用自然与社会科学,以“二重证据”或多重证据来探索历史事实。基本上,这种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流行于中国的“新史学”,是将文献视为过去客观事实的承载物,因此一篇历史文献的价值便在于它叙述了多少“真实的过去”;考古资料被视为比文献史料更客观、更值得信赖的“过去”遗存,客观反映过去的人类行为与其社会结构。若这些文献与考古资料尚不足完全呈现“过去”,学者则认为人类社会与文化有其基本结构与演化模式,我们可以用近代初民之民族志资料(如图腾制、母系社会等等)来考察“类似的”古代社会与文化现象。如此的史学研究,使我们的历史知识在20世纪后半叶有丰厚的成长累积。
然而也就在20世纪之末,许多学者对于近代以来建构的历史知识产生怀疑;“解构”此历史知识成为一时风尚。究竟近代以来累积的历史知识有何问题?关键问题之一,在于结合各 种史料、各种学科,以归纳发掘“历史事实”的“类比法”(analogy)。虽然“类比法”是人类知识产生的重要法则,然而在寻找“相似性”的类比活动中,我们常陷于自身所处之社会文化迷障里。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理性深受社会文化影响;在此知识理性中我们定义、寻找何者是“相似的”、“相关的”与“合理的”,而忽略身边一些不寻常的、特异的现象。同样,若我们将对历史的探求当做是一种“回忆过去”的理性活动,此种“回忆”常常难 以脱离社会文化的影响。譬如,在男性中心主义社会文化中,历史记载经常都是男性的活动;但在读这些史料时,沉浸在此社会文化中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会太注意这样记载过去有何不寻常之处。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学术觉醒中,学者开始注意一些多元的、边缘的、异常的现象,并从中分析意义。譬如,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text)或“述事”(nar ratives),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context)与个人感情。如此,学者不再以“史实”为取舍标准对一篇史料去芜存菁;对于“芜”,学者或更感兴趣——若一段史料叙述不是事实,或两种叙述中有矛盾,为何它们会如此?这一类的研究,多少都涉及一些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与身份认同(identity)理论。
总之,无论是在新的、旧的、现代的、后现代的研究取向之下,历史事实是一位历史学者永恒的追求。我在许多过去的著作中都强调“历史记忆”研究,这并不表示我不追求历史事实。我只是认为,以“记忆”观点来看待史料,我们或能发掘一些隐藏在文字与口述之后的 “史实”。
 
社会记忆、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
 
我先简单介绍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记忆理论,及其与史学和人类学之关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Maurice Halbwachs被认为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理论的开创者。他指出,一向被我们认为是相当“个人的”记忆,事实上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一个社会组织或群体,如家庭、家族、国家、民族等等,都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以凝聚此人群。我们的许多社会活动,都可视为一种强化此记忆的集体回忆活动。如国庆日的庆祝活动与演说,为了强化作为“共同起源”的开国记忆,以凝聚国民此一人群的国家认同(注:  ①Lewis A.Coser,“Introduction:Maurice Halbwachs,”in On Collective Memory,ed.& trans.by Lewis A.Cos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Maurice H albwachs,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emoire(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52).)。记忆的另一面则是“失忆”。譬如小学生活回忆凝聚小学同学会成员;当小学同学不再聚会,从此缺乏共同的回忆活动,小学生活片断也逐渐被失忆。
另一位学者,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其对于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人类“心理构图”(schema)的实验与诠释。“心理构图”是指个人过去经验与印象集结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倾向。每个社会群体中的个人,都有一些特别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影响个人对外界情景的观察,以及他如何由过去记忆来印证或诠释从外在世界所得的印象。这些个人的经验与印象,又强化或修正个人的心理构图。Bartlett指出,当我们在回忆或重述一个故事时,事实上我们是在自身之社会文化“心理构图”上重新建构这个故事(注:Frederick Bartlett,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pp.199-202,296.)。由个人心理学出发,Bartlett所强调的仍是社会文化对个人记忆的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利民]谈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乡村情结
下一条: ·[李铁晓]说唱版《清明上河图》:明代乐王陈铎和他的《滑稽余韵》
   相关链接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