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谭志湘]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
  作者:谭志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7 | 点击数:8719
 
中国的戏曲走过了漫长的发生、发展之路而形成,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纳、不断综合、不断淘汰的过程。少数民族戏剧有很大一部分剧种处于吸收、综合、筛选阶段。从已经形成的剧种看,特色鲜明、艺术个性极强,这就是他们艺术生命力之所在。存在于东北部的满族新城戏、阜新蒙古戏,与西南地区的白剧就很不一样,一个具有游牧狩猎民族的豪气、勇武,一个是南国的山水养育而成的秀美细腻,但他们同样都受到汉族戏曲的影响,也受到现代文化、文明的冲击。已形成的剧种是如此,正在形成的剧种亦是如此。如果说戏曲在形成过程中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是在摸索之中走过了弯弯曲曲的漫长之路而形成,那么在今天剧种的形成可以说是已由自发走向了自觉。这就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在少数民族戏曲的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它会不会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质,被汉族戏曲所同化,以至使少数民族戏曲为此而失落?
壮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主要民族剧种,现已有国家剧团,走进了首府南宁市。壮剧发展比较迅猛,几乎是遍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德保、睦边、马隘、汉龙、田东、田阳都有壮剧团,这些地方的壮剧与南宁的壮剧团有所不同。笔者在南宁看过德保壮戏《种瓜得瓜》,这是一出很有幽默感的喜剧,剧场中不时发出笑声。广西文化厅厅长周民震是壮族,他告诉我:“打出的字幕远不如壮话原文精彩,有味儿。”
壮剧《金花银花》在八五年全国戏曲会演中荣获银奖,与德保壮剧就很不一样。这个剧种从形成之初就比较善于吸收借鉴。其中北路壮剧的诞生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叫黄永贵的人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路过南宁,看了粤剧,他着了迷,于是不去赴考,在南宁学了三年戏,抄了六十多个粤剧本子,回到田林组织了一个粤剧班。因为语言不通,当地群众并不喜欢看。于是他改用壮语唱戏文,并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壮族观众感到很亲切,他们接受了、喜欢了,于是组成了“同义班”。壮剧可以在壮族聚集区演出,也可以在汉族观众中演出,演员一般都能既讲汉语又能讲壮话,既吸收汉族戏曲,如采茶、桂剧、彩调等,又吸收民间说唱艺术。他们的演出有时是官话多、壮语少,被称作“壮汉班”,有的民族特色强烈,吸收壮族的坐唱艺术较多,群众称之为“土戏”、“板凳戏”,又叫“土汉班”。这个剧种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是“洋”一点好,还是“土”一点好的问题,是用壮语唱、念还是用壮语与汉语混合唱、念的问题。这是民族戏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八十年代,壮剧根据电影《幽谷恋歌》改编了一出壮剧《外乡来的情人》,音乐向歌剧靠拢,剧本也削弱了民族特色,把不是壮族的东西强加给壮族,引起壮族观众的反感,他们说这是“大榕树底下唱洋歌”。壮剧在发展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从桂剧移植剧目。他们把桂剧的优秀传统剧目《拾玉镯》移植成壮剧,结果是带有很重的桂剧痕迹。八十年代,剧团重新排壮剧的代表剧目《红铜鼓》,学习了京剧的开打,结果变得京剧味儿很浓。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剧种的不成熟。象昆曲、京剧这类剧种,它可以把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成同名京剧,梅兰芳的穆桂英绝对是京剧的,与马金凤的穆桂英风韵截然不同。关肃霜演出的京剧《黛诺》表现的是景颇儿女的新生,穿着民族服装,唱皮黄,用京剧程式化的表演,当然,根据内容的需要,皮黄中揉进了景颇族民歌,如“山风吹来一阵阵……。”在传统的程式化表演中较多地融入了生活化的动作和景颇舞蹈,但不会给人以歌舞剧的感觉。
民族剧种如何走向成熟?既要发挥自己的歌舞优势,又要表现一个民族深层的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要能吸收其他姐妹艺术,融入到民族戏剧之中来,不是生吞活剥,硬贴上去的,也不是自我的失落,1985年广西壮剧团根据本民族传说《蛇郎》,并参照长诗和歌剧本创作的《金花银花》,较好地解决了艺术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音乐以北路壮剧曲调为基础,大量地吸收了民歌和南路壮剧,观众反映:“很好听,是我们民族的壮剧。”广西的壮族特别喜欢对歌,80年代笔者曾到刘三姐的故乡柳州,在著名风景区鱼峰山下,白天就有不少人对歌,他们可能相识,也可能不相识,其中有不少老者。对歌引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感到幸福愉快,对歌也是一种自娱,一种享受。丰富的民歌为壮剧音乐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金花银花》就充分运用了壮族的对歌。
在人物刻画上,在场面铺排上,在语言运用上这部戏是极注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第一场“捞虾对歌”与第三场“拦路送歌”就是在优美的载歌载舞之中刻划了人物,同时也展现了壮乡的风俗民俗和壮家的文化艺术。金花嫌蛇郎穷,她唱道:“竹笋还有几层皮,蛇郎破衫象蓑衣。”在银花出嫁时,父老乡亲们拦路相送,殷殷嘱咐姑娘择婿要慎重,他们唱:“灶边吃饭妹受气,嫁夫不好妹受欺,有日妹老他嫌你,丢妹如丢脚板泥。”纯朴的乡情蕴藏在字里行间,炽热而厚重。我感觉这是“壮乡风情壮家戏”。剧种走向成熟,走向现代的同时,又不失民族特色,这是民族剧种发展中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壮剧《金花银花》的创作经验对剧种建设是有益的。
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应该尊重民族的意愿和审美要求,不强加于人,不搞拔苗助长,人为强化,而是要“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在民族戏剧的基础上提高,特别是文化人介入其中时,不应以汉族戏曲改造或取代少数民族戏曲,也不可以个人的好恶进行取舍。我认为对少数民族不够熟悉的艺术家,那怕是再大的艺术家,在投身民族戏剧时,有一个学习问题。不是一时一事学习,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青海省黄南文工团演出的安多藏戏《意乐仙女》和《藏王的使者》不但为戏剧专家所赞扬,而且得到了民族同志的首肯,这与创作中藏汉两族同志的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是分不开的。汉族艺术家高鹏的汗水与藏族艺术家多杰太的汗水是流在一处的。高鹏的体会是:“我被粗朴而又精彩的藏戏所吸引,我愿为它作点事,和藏族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也是我向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才不至于把藏戏的精萃丢弃。”民族戏剧的发展同样存在一个去粗取精的问题,有的人主张原汁原味,精与粗并存,不能动,这也是为少数民族所反对的。时代发展了,艺术也要随之发展。少数民族戏剧还保持几百年前的风貌,成为博物馆中展览的艺术,这样作的结果是把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少数民族戏剧断送了。少数民族戏剧工作者希望民族戏剧也如汉族戏剧那样执行党的“推陈出新”政策,在继承、借鉴、吸收中求发展,从而走向现代化。
民族戏剧要发展,首先要认识它的优长之处与不足,明辨真伪,在尊重民族戏剧的前提下发展民族戏剧。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民族戏剧也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前进,需要注入,需要吐故纳新,但这种吐故纳新需要慎之又慎,在强化自我之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显示独特的美学价值,保留那些为保持自身之美而应该保留的东西,使这些东西完全起着别样的作用,执行崭新的任务,使之与时代接轨。
(本文原载《民族艺术》1996年03期,第111-12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臣玲]20世纪90年代西北城市社区民族通婚调查研究
下一条: ·[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
   相关链接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卢秋彤]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曹冰青]传统戏曲资源创新性发展路径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高艳芳]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势与转向·[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
·[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