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谭志湘]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
  作者:谭志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7 | 点击数:8325
 
解放前已经形成的民族剧种还有壮剧、壮师剧、白剧、侗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民族政策是在民族平等基础上的民族团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受到了同样的重视,不少民族剧种得以诞生,彝族的彝剧,苗族的苗剧,蒙古族的阜新蒙古戏,满族的新城戏,布依族的布依戏,维族的维剧等,至今为止已有十四个民族有了自己民族的剧种,有些民族剧种尚在孕育之中,如鄂尔多斯蒙古剧、科尔沁蒙古剧、昭乌达蒙古剧等。
少数民族戏曲尚在发展之中,大部分处于剧种建设阶段,远不如汉族剧种那么成熟,但它却于稚气、粗、原始之中显出迷人的色彩。它既是古朴的,又是鲜活的;它既是简陋的,又是精致的。从戏剧整体看它并不十分完备,但从局部看它又是相当成熟的。应该说它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艺术。最近我在贵州看了侗戏《五显王闹龙灯》,它讲述的故事是五显王夜来得一梦,梦中说有一个美女将归他所有。元宵夜闹龙灯,五显王遇到一个美貌妇人,即命手下人抢回府中为妾。美妇人的丈夫告到包公处,包公斩了五显王。从演出形式看比较简单,走着进三步退一步的舞台步,唱的曲子是侗家民歌,服装也比较简单。美妇人是侗家妇女装扮,衣服比较亮丽,包公是简单的黑布长袍,袍子下摆有些水浪图形,戴相貂,唯有包公的脸谱是很讲究的阴阳脸,一半为白色,一半为黑色。这与汉族戏曲中的包公脸谱有很大区别,但又是一脉相袭。在汉族戏曲中包公脸谱的前额上有一个日月图,以示包公日断阳,夜断阴,这里出现的两色脸谱也是日断阳,夜断阴之意,不过更为夸张,使人一目了然。
侗戏《丁郎龙女》是一出神话故事剧。龙女化作一条小金鱼到河中游玩,被丁郎捉住了。丁郎看小金鱼可怜,遂把它放回河中。小金鱼去而复归,不胜感激。龙女化作美女到丁郎家中,与之结为夫妻,勤俭持家。丁郎由穷变富,引得表妹馋涎欲滴,丁郎见异思迁,龙女离他而去。其中表现龙女化作小金鱼的造型并不似汉族使用鱼鳞裙,而是用金鱼型的帽子,服装从背部看,有鱼尾、鱼鳍、鱼鳞……活脱脱的一条小金鱼。服装的变化,带来舞步的变化,演员模仿鱼儿在水中游动、摇尾、转身、摆头、划水,十分有趣,龙女化作侗家女纺纱的场面也是别具一格。侗家的纺车不是用手摇,而是用足踏,于是产生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纺纱舞。这些动作源于生活,又不是简单生活形态的照搬,而是经过提炼加工,使之舞蹈化,相当精彩。
布依戏是贵州布依族群众的戏曲,这个民族分散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乃至贵阳郊区,几十户或是上百户人家聚居于一个村落之中。他们的主要自娱生活是一种“八音坐弹”,属于说唱性质的,后发展成“八音坐弹戏”,又叫“板凳戏”。与侗戏相同的是也穿本民族服装,朴素的水磨蓝色衣裤或是青色衣裤,服饰、头饰都比较简单。布依姑娘大多生得小巧俏丽,他们的舞蹈很别致。表现本民族生活的布依戏较多,仅我看过的就有《罗细杏》、《自作自受》、《人财两空》等。《罗细杏》中有个“打电话”的场面,在没有电话的年代,他们以竹筒和纱线造出“土电话”,用这种土电话他们传达信息,表露感情,说着悄悄话。布依儿女拿着拖有长尾巴的竹筒唱着,走着轻盈的横八字步……这在汉族剧种和少数民族剧种中都难得见到。
每一个民族不管它有没有民族剧种,都具有丰富的戏剧资源,都存在形成民族剧种的条件,因此民族剧种是大有可为的。例如傣族已有傣剧和赞哈剧,但当你踏上云南德宏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时,你就会发现戏曲还没完全把这个民族的可爱、这个民族深层的美与外在的美表现出来。郁郁的凤尾竹林中闪动着傣家姑娘苗条的身影,五颜六色的筒裙,齐腰的短袄,时隐时露的小蛮腰,具有一种现代时装的美,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劳作服饰。遇到节日,筒裙、短袄的质料、做工更是考究,从服饰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傣族能歌善舞,入夜,他们在榕树下,或是坝子上,敲起象脚鼓,打起芒锣,众人跳起舞来,个个是舞蹈家。他们的孔雀舞,在演员身上真的装上了可张可合的孔雀尾。还有戴上马头马尾的“耍白马”,赶着牛表演的“银海”,男女对歌,称之为“冒少对唱”等……真是多彩多姿。傣族的歌手能够即兴创作,作词、作曲、演唱一人担任,见到什么唱什么。傣族歌手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被那巨大的大理石柱子所吸引,他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高高的、粗粗的柱子:“从美丽的西双版纳来到了北京,从长安街的流水中我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么高大,这么粗壮的石柱啊,我是平生第一次得见,让我惊叹,让我难忘……”再如维族的十二木卡姆,是极具表现力的十二套大曲,是维族群众创造的音乐之大成。这是历史的积累与沉淀,但它在戏曲之中尚未充分得以展示。满族的八角鼓亦是如此。
还有一类待开发的艺术资源,将为民族戏剧注入新的养份,这就是带有宗教色彩和神灵崇拜的傩文化、寺庙文化。一提到傩,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面具,其实与面具相伴的还有傩舞、傩乐和傩戏。傩戏还不是很成熟的戏剧,除地戏(又被称作“军傩”),已初步具备戏剧品格外,大都具有戏剧的因素蕴藏其间。贵州彝族之中至今仍存在一种古老的彝傩,叫做“撮太吉”,讲述的是彝族的祖先如何生存、生息、繁衍:一千七百岁的阿布摩是位老爷爷,一千五百岁的阿达姆是位老奶奶,阿嘎、阿安是他们的小娃娃,他们在山林里采摘野果,在平地上他们挖土、撒种籽,种彝家人爱吃的荞子,他们性交,生育后代,小孩降生,他们背着婴儿劳作……这一切都是用歌舞表现。我不懂彝族语言,但完全可以看得懂,表演是边说、边唱、边舞,模仿生活动作。穿布质蓝色长衫,腰里系一根带子,所有人都戴面具,面具比较简单,是灰色的,用白粉画出皱纹。老爷爷的面具上有胡须,头上戴一顶白色尖尖帽。据说这种形式的演出历史相当久,但始终没有发展成戏剧。再如云南彝族的“九祭”,只是一种习俗。彝家男女青年,在月夜,他们唱歌、跳舞、谈情说爱,只在自己寨子附近,而且只是自己寨子中的男女之间的交流,是不演给人看的。在澄江我曾看他们做过一次表演,那舞跳得很狂热的,舞姿是很开放的。
在少数民族中歌舞资源之丰富、艺术感染力之强、之美是让人惊叹的,至今还存在于北京雍和宫的跳“扎布”、打鬼、送鬼、送寒衣,是一种很凶悍的舞蹈,具有一种狞之厉美,蒙族的的“安代”舞又与之不同,虽然也染上了宗教色彩,但却富于生活气息,湖南土家族的“毛古斯”也是为驱鬼除疫而舞,但带有原始图腾崇拜和性崇拜的意味,很神圣也很世俗。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臣玲]20世纪90年代西北城市社区民族通婚调查研究
下一条: ·[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高艳芳]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势与转向·[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
·[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
·[刘守华]走向故事诗学·[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张举文]从走向民间的田野到走在民间的实地:意识形态范式的转换 ·《中国戏曲志·澳门卷》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征稿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