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戏剧之林中,东方戏剧——印度的梵剧,日本的能乐、歌舞伎,朝鲜的唱剧……各显奇妙,作为东方戏剧的中国戏曲,它的繁茂昌盛,称得是世界戏剧文化的一个奇观。除京剧、昆曲而外,地方剧种就有300多个,且大都活跃在当代舞台之上。不少外国朋友称中国是“戏剧大国”,在这个“戏剧大国”之中还有一个部族,这就是奇妙而独特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地处边陲或是山乡,因为历史上统治阶级实施民族歧视政策和交通不便等政治经济上的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流较少,这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心理特质乃至语言文字。质朴勤劳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之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其中也包括少数民族戏曲。
中国的京剧、昆曲大约在20世纪初已经走出国门,为世界所了解,少数民族戏曲走向世界就很晚了,其中藏戏曾到美国演出过,那已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了。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现状如何?应该说发展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戏曲剧种,但有的一个民族能有两三个剧种。回族是少数民族中人数比较多的一个民族,分布地域也比较广,从西北到西南,乃至北京都有回族聚居处。这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但回族戏曲尚未成熟,属于发展中的剧种。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现了一个新剧种——夏剧,这是孕育中的回族剧种。有的民族人数并不很多如聚居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他们就有傣剧和赞哈剧两个剧种。有的民族同志认为有没有民族剧种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高下,由此可见他们对民族剧种的重视程度,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些偏颇,一个民族文化水平不能简单的以戏曲的发展状况而定。回族、蒙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回族的夏剧,内蒙的蒙古剧之所以尚在孕育之中,原因是很复杂的。
少数民族戏曲的生存状态也有所不同,有的已经进入城市现代化的剧场,有的仍活跃在民间,只有业余剧团在节日演出,属于自娱性质。藏族的藏戏分为阿吉拉姆藏戏、安多藏戏、德格藏戏、嘉绒藏戏、白马藏戏等。不同地域的藏戏演出状态也不同,流行于西藏地区的阿吉拉姆藏戏,藏语是“仙女大姐”之意,如果溯源,阿吉拉姆藏戏大约在公元8世纪已经出现。藏王赤松德赞在山南修建桑鸢寺,请印度高僧莲花僧,即白马老本入藏,在举行落成典礼时,演出一种哑剧的跳神仪式,采用的是藏族原始宗教“苯钵”巫师仪式与当地土风舞相结合的形式,宣扬的是佛教哲理。阿吉拉姆藏戏的诞生是在15世纪,这其中有一个很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至今:相传葛教派僧人汤东杰布看到老百姓过河有困难,西藏河流湍急,淌水或皮筏子摆渡存在很大危险,他立志修桥以利生民。汤东杰布煞费苦心地四处募捐,三年过去了,收效甚微,后来他发现在他的信徒中有七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她们不但生得漂亮且聪明伶俐,于是他把佛教故事编成有歌有舞的戏剧故事,让姑娘们演出,劝人们礼佛行善,他成功了,藏戏也随之诞生。汤东杰布成了藏戏班中供奉的戏祖,藏戏也因此被称之为“仙女大姐”。
藏族以畜牧为生,逐水草而居。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又多风沙,因此藏戏多在八月演出,那时气候温暖,牧民在依山傍水的广场上看藏戏,他们带着水、干粮、肉干和酸奶子,边吃边喝边看,一出戏能演几天几夜,累了就睡一觉,醒来再看,很是惬意。八月是西藏的藏戏节,藏语叫“雪顿节”,译成汉语即“酸奶节”,是吃着酸奶看藏戏的意思,这种广场式的演出至今在牧区中仍存在。广场演出的藏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温巴顿”,即正戏开始前的歌舞,穿太子装的演员出场,祝福吉祥如意或是七仙女舞蹈,再现当年汤东杰布为民造福修建铁索桥的情景。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朗颂、礼赞佛法圣地、雪域风光,也可以穿插百技杂艺。第二部分称“雄”,也就是进入戏剧故事的演出。第三部分是“扎西”,戏剧结束后的歌舞,有时与戏剧有一定关系,圆满的故事结局,众人欢呼雀跃的场面,也有与戏剧无关的,戏班子全体人员上场祝观众大吉大利,事事如意,风调雨顺,牛羊兴旺等,并向大家募捐。这种古老的演出形式与演出场地和牧民生活条件相适应,很受藏民欢迎,延续至今。每年八月,在拉萨的罗布林卡(林卡即花园)等仍有这样形式演出的藏戏。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戏从草原走向城市,走进现代化的剧场,演出形式也产生了变化,笔者曾在拉萨的剧场看过藏戏,也曾看过西藏藏剧为参加全国性会演送来的录相带,藏戏变成了两个多小时能演完的剧场艺术,运用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设备,服装也变得精致华美起来。虽然演出形式变了,但藏剧的特色还是很浓烈的,例如藏剧的面具、白面具、兰面具等依然存在,表现海上行船与汉族戏曲的以桨代船也不相同,藏戏的船是用绸布围成船形,演员翻出布围就表示落水,加之地道的藏族歌舞,还是给人以独特之感。
同是藏族戏曲,流传于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的“安多藏戏”与西藏的阿吉拉姆藏戏就有很大的不同。安多藏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甘肃拉布楞寺主持加木洋五世丹贝坚赞在拉萨看了阿吉拉姆藏戏后很是兴奋,他把阿吉拉姆藏戏带入青海,但因为语言不通,安多语系的藏民很难接受。他立志要创安多语藏戏,以宣扬佛法,普渡众生。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年的朗仓活佛。朗仓活佛对藏戏并不熟悉,但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北京,他喜欢看京戏,与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等大师有过交往。他曾在内蒙古讲学十二年,接触了不少蒙族民间艺术,于是他广泛吸收,在安多藏族舞蹈、民歌的基础上,融入了京剧艺术和蒙族民间艺术,演出佛教故事,并把八大藏戏移植成安多藏戏。1946年在拉布楞寺演出《松赞冈布》,朗仓活佛亲自扮演唐太宗。因为是用安多语演出,青海、甘肃的藏民都能听得懂,为此大受欢迎,并得以广泛流传。同是用安多语演出的藏戏,在甘肃称之为拉不楞藏戏,在青海称之为黄南藏戏,在四川称之为嘉绒藏戏。
安多藏戏在诞生之际即受到京剧的影响,它擅长于吸收借鉴,最早在寺庙中演出,没有经历广场演出阶段,进入剧场适应较快。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具有全国影响的好戏,如《藏王的使者》、《意乐仙女》和现代戏《金色的黎明》等。《意乐仙女》的场面很大,灯光很美,服装很漂亮,加之独特的舞蹈、音乐、演唱,既富于民族特色又具有一种现代美。此剧曾赴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江苏、山东、江西等地演出,受到普遍欢迎。此时朗仓活佛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他看了演出后很兴奋,非常赞赏这种创新精神,并把演出团邀到他的住地,仔细地谈了意见,祝贺演出成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