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艺术乡建的当代性问题和传统性价值研究
——基于福建省南岩村的考察
张佳庆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摘 要:我国艺术乡建二十余年实践历程中,形成一批“新村民”,发展出多样的“新民俗”。进而构成艺术乡建之新的三个维度:乡村建设新的艺术实践形式、参与主体新的外延、艺术形式新的变化。艺术乡建的当代性价值表现在,乡建必须紧紧依托乡村而建设,艺术乡建必须有外部力量参与其中,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学界对艺术乡建传统性的考察持续“边缘化”,进一步加剧了艺术乡建的同质化。因此,所谓基于“田野”的艺术乡建,有别于拼贴式、艺术下乡式、模块化、采风式的艺术乡建。主要指:艺术乡建作品充分表达乡土性、村民参与艺术乡建全程且具有主体性地位、艺术家通过田野的方法实现艺术乡建在地性。当艺术乡建步入新的时代,更为边缘的、更具地方性的中国传统村落,应当成为艺术乡建实践的“新土壤”。
关键词:艺术乡建;当代性;主体性;传统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