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陶斯咏]无偿之偿:一个海岛渔村的礼物经济与互惠机制
  作者:陶斯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7 | 点击数:6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无偿之偿:一个海岛渔村的礼物经济与互惠机制
陶斯咏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 要:原始社会里的家户并不总能自给自足,家庭所需未必全部自己生产,出产的东西也未必全部需要,交换于是呼之欲出。在相对封闭的海岛社会中,礼物经济与互惠机制维系着南三岛内部的生存规则。礼物的赠与不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连接情感的重要方式。互惠与社会关系、物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南三岛风沙潮旱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居民主动将其多出的渔获、水果等作为礼物赠出,他人会以不同的方式报答回来,邻里之间的物品交换、婚姻中聘礼与嫁妆的赠送、亲戚之间的交换、人与神之间的交换等等围绕着南三岛。在礼物交换之间建立起互惠关系,如此反复、循环,促进社会的稳定可持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三岛地理环境得以改善,传统的互惠逻辑正在发生改变。但是互惠机制并没有被市场彻底取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之中,互惠以新的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复杂的再组织、再构造现象。

      关键词:礼物交换;互惠机制;市场;南三岛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陶书敏]春节祭祖的体化实践与象征秩序
下一条: ·[田书宇]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的日常生活思想及其民俗学意义
   相关链接
·[王圣亚]从习俗到交易:中国冥婚习俗的历史嬗变及市场形成·[林玉梅]礼物交换与家族互惠:桂西壮族“两边走”婚俗的实践机制研究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Panas Karampampas]希腊财政紧缩政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
·[Chiara Bortolotto]“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吴昉]近代都市商业氛围中的上海邑庙民间工艺研究
·[蒋亭亭]梁山水浒人物传说传承与传播的影响因素探析·[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
·[莫非]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生存与传承发展探析·“市场与能力:传统工艺当代传承关键问题”学术论坛举行
·“市场与能力:传统工艺当代传承关键问题”论坛会议手册·“市场与能力:传统工艺当代传承关键问题”论坛邀请函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陶自祥]高额彩礼:理解农村代内剥削现象的一种视角
·[户晓辉]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京城旧梦:菜市场也有故事
·[吴玉萍]非遗产品市场化路径探究·中国动漫在探索中崛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