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丽
|
|
|
康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法学(民俗学)博士;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 民俗学理论、民间叙事学、社会性别研究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民间文学概论
研究生课程:文化社会学;口头传统与性别研究——从社会性别看民间叙事;民间文学研究专题;民俗学田野作业方法论
个人主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个人博客:舒童的阁楼
教育背景
1993.9~1997.7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学士
1997.9~2000.7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艺学专业 法学硕士
2000.9~2003.7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 法学博士
2008.8~2009.8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访问学者
担任的社会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会长;
第五届校工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成果:
著作: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巧女故事(第2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巧女故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论文:
民间故事类型丛的丛构机制,《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126-131页。
电影工业的传统化实践——从迪斯尼动画《木兰》说起,《当代电影》2011年第5期,74-76页。
传统化与传统化实践——对中国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73-77页。
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以中国巧女故事的类型组编形式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10-18页。
从传统到传统化实践——对北京现代化村落中民俗文化存续现状的思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162-172页。
民间故事类型丛中的故事范型及其序列组合方式——以中国巧女故事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68-75页。
钟敬文先生与中国巧女故事研究,《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87-91页。
隐匿的秩序:论中国巧女故事叙事结构中的故事范型序列,《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28-40页。
故事类型丛与情节类型:中国巧女故事研究(下),《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72-82页。
民俗文化的地方性表现——以京东高碑店村的节日传统为个案,与关昕合作,《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59-70页。
故事类型丛与情节类型:中国巧女 故事研究(上),《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76-88页。
中国巧女故事中的角色类型,《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49-56页。
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从社会性别角色解读中国巧女故事,《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35-41页。
利益务实与规范折衷——中国巧女故事中的民间女性德才观探赜,《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148-160页。
祈雨仪式的象征性分析——祈雨习俗中的龙,载于《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麻国钧等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悬浮:韩东的诗作与诗论,《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21-24页。
研究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丛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巧女故事叙事形态与民间女性观念研究
获奖信息
2007年5月, 北京市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文科A组)二等奖。
通讯地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