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微
|
|
|
吕微,山东莱芜人,1952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1997年12月至201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合作承担、参与主持多项国家、院级研究项目,已出版《中华民间文学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合著)、《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等专著,目前正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史》(多卷本)的研究与写作;发表民间文学、神话学、学术史研究论文数十篇,近期主要代表作:“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 年第2 期)、“‘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民间文化论坛》2004 年第4 期)、“ 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以及“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民间文化论坛》2006 年第3 期)等。
研究方向:民间文学、神话学、学术史研究
个人主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要学术著述
专著:
- 《中华民间文学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 《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 《民间叙事的多样性》(2004年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论文集,与安德明合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
- 《中国民间文学史》,与祁连休、程蔷联合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学术论文:
- “昆仑”语义释源,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4期
- 《文学遗产》编委会座谈纪要,文学遗产,1995 年第01 期
- “息壤”研究,中国文化,1996年14期
- 楚地帛书、敦煌残卷与佛教伪经中的伏羲、女祸故事,文学遗产,1996年4期
- 荒古神圣的证实——中国古代神话选读,河北学刊,1998年6期
- 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中华书局,1998年(本文也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间文学史》的序言)
- 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史写作,河北学刊,1998年6期
- 农耕文化语境中的送穷习俗与如愿故事,民俗曲艺,1998年11期
- 女娲研究的新视野,民间文化,1999 年第01 期
- 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 年第02 期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国家学术与现代民族国家方案,民族文学研究,2000 年第04 期
- 民间文学:现代中国民众的“道德——政治”反抗: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对《定县秧歌选》的研究之研究,《民俗研究》2001年02期
- 2001年民间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2)2003年出版
- 论学科范畴与现代性价值观──从《白话文学史》到《中国民间文学史》,文学评论,2001年第04期
- “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纪要,文学评论,2001 年第06 期
- 中国原始艺术,文艺研究,2001 年第03 期
- 坚守人类文化的自由精神——“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纪要,中国文化研究,2001 年第04 期
- 鲧、禹故事:口头文本与权力话语,民间文化,2001 年第01 期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学科问题与现代性意识形态,民族文学研究,2001 年第01 期
- “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 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05 期
- 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民间文化论坛, 2004 年第05 期
- 神话:想象与实证——《山海经》研究座谈会发言选载,民族艺术2004 年第04 期
- 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民间文化论坛,2004 年第04 期
- 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载陈泳超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民间文化论坛,2005 年第06 期
- 顾颉刚: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民间文化论坛,2005 年第02 期
- 家乡民俗学: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 年第04 期
- 现代性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化论坛,2005 年第01 期
- 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 我们如何进行学术对话,民间文化论坛,2006 年第05 期
- 从翻译看学术研究中的主体间关系——以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为理论支点,民间文化论坛,2006 年第04 期
- 神话资源转化中的学者立场及其社会实践,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03 期
- 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民间文化论坛,2006 年第03 期
-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续),民间文化论坛, 2006 年第01 期
-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续二),民间文化论坛,2006 年第02 期
- 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意向方式──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吕微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9日
- 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 屠猫仪式与法国大革命,《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1月16日
- 从经验实证的民俗志到纯粹观念的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 关于《写文化》,高丙中、王建民、刘正爱、王宁、赵旭东、汪晖、汪民安、谢仲礼、翁乃群、刘北成、徐鲁亚、吕微,《读书》2007年第4期
- 何其芳的传说,《读书》,2007年第5期
- 阿卡琉斯的愤怒与孤独——祁连休著《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读后,《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 神话:出于爱而真的“第一叙事”——纳吉著、巴莫曲布嫫译《荷马诸问题》第四章之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 故事类型划分的经验与标准,《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 史诗与神话——纳吉论“荷马传统中的神话范例”,《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 竹枝词与“人类学诗”,中华读书报 2009年8月19日
- 民俗学的笛卡尔沉思——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申论,《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 神话信仰—叙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现代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迁》序言,《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联系地址:100732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