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民俗学者

高丙中

  高丙中,1962年湖北出生,先后于1982、1988、1991年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接受祁连休、张紫晨、钟敬文、费孝通诸先生的指导;1996年和2001年先后在美国东西方中心、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做访问学者;1999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个人有所用心的学术领域是文化研究(著有《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民俗研究(出版《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和民族志方法(发表“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等);个人的田野作业关注最多的是民间社会尤其是草根组织在全能国家时代之后的发育,发表过“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等文章。也读一点新书,但好引用旧文,如韦伯的“合法性”、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文化遗留物”;自己做中国民间社会的研究,但鼓励博士生做海外民族志。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无党派人士。

  研究方向:人类学民族志、公民社会、文化研究、民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个人主页: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一、学术兼职:
  1)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2006—  )
  2)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2004-2006)
  3)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2007—  )
  5)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07—  )
  6)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9—  )

  二、学历
  1991.10~1993.9,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费孝通教授指导
  1988.9~1991.7,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张紫晨和钟敬文教授指导
  1986.9~1988.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祁连休教授指导
  1978.9~1982.7,湖北大学文学学士

  三、工作经历
  1999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2月~2002年7月 美国UC Berkeley访问学者
  1996年8月~1997年8月 美国东西方中心和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1993年8月~1999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1982年8月~1986年7月 湖北省京山一中教师

  四、学术成果
  (一)著作
  1、《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民间风俗志》(《中华文化通志》百卷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二)主编
  1、《文化研究》系列出版物第1-5辑,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2001-2006年先后由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
  2、《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高丙中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3、《人类学视野译丛》,高丙中、周大鸣、赵旭东主编,商务印书馆2008年。
  4、《媒介与社会丛书》,高丙中、杨伯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走进世界丛书·海外民族志大系》,高丙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刘魁立、高丙中主编,学苑出版社2007年。
  7、《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2008》,高丙中、袁瑞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三)译著
  1、《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克利福德、马库斯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
  2、《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保尔·拉比诺著,高丙中、康敏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3、《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巴瑟等著,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4、《满族的社会组织》,史禄国著,高丙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5、《反文化》(合译),英格著,高丙中、张林译,桂冠出版公司1995年。
  (四)学术论文选目
  1、“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载《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第5-19页。
  2、“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载《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
  3、“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4、“民族志是怎样‘磨’成的”,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
  5、“近距离看美国社会:石河镇田野作业笔记”,载《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2期。
  6、“Understanding the Revival and Survival of Grass-Roots Associations in China: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Categories of Legitimacy”, in Horizontes Antropologics, vol.13, no.27, 2007, pp.49-68.
  7、“关于《写文化》”,汪晖、高丙中、王建民等,《读书》2007年4期。
  8、“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0、“社团合作与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1、“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2、“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13、“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4、“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4-168页。
  15、“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16、“以法律多元为基础的民族志研究”,高丙中、章邵增,《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5期。
  17、“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第73-82页。
  18、“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10月号,第23-28页。
  19、“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6月号,第13-18页。
  20、 “The Rise of Associations in 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heir Legitimac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II, No. 1, Spring 2001.
  21、“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载《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1期。
  22、“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 载马戎、周星主编《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3、“青海土族社会文化调查报告”,载马戎、潘乃谷、周星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4、“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族际文化共享”,载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5、 “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费孝通编《甘肃土人的婚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1998年。
  26、“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98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98年5期转载。
  27、“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97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97年4期转载。
  28、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会通”,《中国文化研究》96年4期。
  29、“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96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96年4期转载。
  30、“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载《民俗研究》1997年2期。
  31、 “变革中的冲突与交融: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与路向”,载刘世定、丁元竹主编《走向 21世纪的中国社会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1-264页。
  32、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载《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
  33、“东北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满族研究》96年1期。
  34、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战略:文化整合还是文化平衡?”载《文化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
  35、 “现代化与时空设置的转型”,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6期。
  36、“民俗模式:民俗研究的操作单位及其属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37、“新疆维汉民族交融诸因素的量化分析”(与吉平合作),载《中国边远地区开发研究》,潘乃谷、马戎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38、“中国学者论民俗之‘俗’”,载《思想战线》1993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3年第6期转载。
  39、“文本和生活: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载《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40、“英美学者论民俗之‘俗’”,载《思想战线》1992年第4期。
  41、“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载《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42、“民俗生活: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载《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五、国际学术交流
  (一)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演讲
  1、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2005年2月14-15日,北京),演讲题目是:“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2、”Conference on Chinese Daily Ritual Practice” and “The Te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Holidays, Ritual, Festival, Celebration, and Public Display” (June 2-4, 2006, Willamette University, USA), Keynote Speech: “Local Festivals, National Intellectuals and Public Culture”.
  (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
  1、作为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组织“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2005年2月14-15日,北京)。
  2、作为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组织“转型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国际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10月28-29日,北京)。
  3、作为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组织“北大—阳光公益创新论坛2009:成长的公民社会与创新的公益时代”(2009年1月15日,北京)
  (三)国际学术会议发言
  1、“The Social Life of Poison: The Routinization of Suicide in a Chinese Village”, in “The Question of Violence”, host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C Berkeley, March 7-8, 2003.
  2、“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Folk Society: A Long Way from a Temple to a Museum”, in “The Problem of (Public) Intellectuals”, host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C Berkeley, April 2-3, 2004.
  3、“The New Temple as Museum of the Old: An Ethnography of Folklore in China”, in “Bring the Past into the Present”,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Nov.30-Dec.4, 2005.
  4、“Two New Year Celebrations as One Rite of Passage in China”, in “Conference on Chinese Daily Ritual Practice” and “The Te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Holidays, Ritual, Festival, Celebration, and Public Display” (June 2-4, 2006, Willamette University, USA).
  5、2007年2月7-12日,到突尼斯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National ICH Programs and Their Meanings for Chinese Public Cultural Sphere”。
  6、2007年3月31日-4月5日,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到印度新德里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约》的实施规则。
  7、2007年5月4-6日,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参加“”,发表论文“Chinese Everyday Life and (Post)Modern Encounters: A Story of ‘Cultural Survivals’”
  8、2007年5月17-22日,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在成都参加印度新德里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约》的实施规则。
  9、 2007年10月17-20日,到加拿大魁北克市参加美加民俗学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表论文“The Social History of Chinese Folklore: From Cultural Survivals to Public Culture”。
  10、2007年11月4-6日,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参加“慈善研究中心20周年庆典暨国际合作交流会”。
  (四)国外学术讲座
  1、“Legitimation of Chinese Grass-Roots Associations”, host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C Berkeley, March 13, 2002.
  2、“中国的文化分层: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日本爱知大学ICCS,2005年1月28日。
  3、“中国的文化研究的新发展”,日本爱知大学ICCS,2005年2月4日。
  4、“An Ethnography of a Building Both as Museum and Temple”, hosted b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Nov.29, 2005.
  5、 “Folklore and the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hosted by Department of Folklore and Ethnomusic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December 8, 2005.
  6、“An Ethnography of a Building Both as Museum and Temple”, hosted b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Dec.9, 2005.
  (五)主持、组织国外学者的学术讲座
  1、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Judith B. Farquhar
  “Nurturing Lif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Cosmopolitan Anthropology”
  2008年10月28日
  2、Nick Spitzer Ph.D.,professor of folklore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Regional Studies,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
  “‘Roots’ and ‘Routes’: Metaphors of Cultural Conser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n American Public Folklore”
  2008年1月14日8:00-10:00
  3、纽约市文化委员会民间艺术部主任 Dr. Robert Baron
  “American Public Folklore - History, Issues, Challenges”
  2008年1月14日10:00-12:00
  4、美国民俗学会前会长、美国克林顿政府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Bill Ivey教授
  The Three Sectors of U.S. Folklore(美国民俗学的三大部门)
  时间:2007年12月5日
  5、美国Willamette University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张举文博士
  Chinese/Asian American Folklore and Identity Studies in the USA
  2007年12月5日下午3:00-5:00
  6、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Alan Macfarlane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 A Case Study
  2007年10月12日(周五)
  7、美国加州大学(Irvine)人类学教授Bonnie Nardi
  “Studying Social Life on the Internet”,2007年9月6日。
  8、剑桥大学Allen Macfarlane教授
  “理解其他社会的难度:以日本为例”,2007年10月12日。
  9、波士顿大学Robert Weller教授
  “中国的宗教问题”,2007年11月3日。
  10、美国民俗学会会长、美国克林顿政府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Bill Ivey教授
  “The Three Sectors of U.S. Folklore”(美国民俗学的三大部门),2007年12月5日。
  11、美国崴莱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张举文博士
  “Chinese/Asian American Folklore and Identity Studies in the USA”,2007年12月5日。
  12、Michael Owen Jone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基校区世界艺术文化系教授
  “40 YEARS OF SURPRISES: LESSONS FROM FIELDWORK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四十年的意外收获——田野工作带给教学和研究的教益),2005年2月18日。
  13、刘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人类学系副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现代生活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Modern Life),2005年5月27日。
  14、Aihwa Ong,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人类学系教授
  “Anthropology of Transnationalism in East Asia”(东亚跨民族人类学),2005年6月28日。
  15、Robert Paul Weller, 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NGOs and Social Chang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东亚和东南亚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变迁),2005年8月1日。
  16、George Marcus,美国加州大学厄湾校区人类学系教授
  “The Ethnography of Modern Life”(现代生活的民族志), 2006年7月11日。
  17、Frank Trentmann,英国伦敦大学Birkbeck College的历史学教授
  “Cultures of Consumption: New Historical Perspectives”(消费文化:新的历史视角),2006年8月1日。
  18、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基校区人类学系教授
  “田野作业方法:我的人类学探索”,2006年9月1日。
  19、Claudia Fonseca, 巴西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Grande do Sul人类学系教授
  “DOUBT IS THE MOTHER OF ALL INVENTION: DNA and paternity in a Brazilian setting”,2006年11月13日。

       联系方式: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  邮编:100871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