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福清
|
|
|
李福清,本名鲍里斯·利沃维奇·里弗京(Борис Лъвович Pифтин / Boris L. Riftin,1932-2012),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987)和文学院士(2008)。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学、古典小说、俗文学、民间艺术及台湾原住民文化研究,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李福清193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195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汉语专业。曾在前苏联/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所工作数十载,并从事大量的教学活动。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神话、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学也颇为关注。1961年以《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体裁问题》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70年以《中国讲史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论三国故事的口头和书面异体》获语文学博士学位;1972年任高级研究员,1987年当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2008年荣膺文学院士,为俄罗斯该领域唯一一位中国文学方面的院士。
李福清于1965-1966年在北京大学进修;1992年应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之邀,在该校讲授“中国民间文学”、“三国演义”等课程,1993年曾为汉学研究中心奖助学人在台湾进行原住民民间传说收集与比较研究;1996年起任教于台湾静宜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原住民文学”等课程。他生前活跃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多所大学用中文进行中国民间传说、中国古典小说和台湾原住民民间传说及二十世纪前俄中关系讲座。在俄罗斯,李福清不仅是研究中国、远东地区和中亚国家文学的著名专家,还是研究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的领军人物。其学术著述达300多种,许多著作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发行,曾荣获多个国内国外奖项。1990年,他被授予苏联国家奖。李福清因其所做的研究曾获中国教育部授予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和中国作家协会授予的特别奖。
李福清于2012年10月3日在莫斯科去世。
主要学术成果:
《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的体裁问题》,莫斯科,东方文学出版社,1961
《中国的讲史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0。
《从神话到章回小说·中国文学中人物形貌的演变》,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9。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苏联》,田大畏译,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
《紫玉》(汉魏六朝小说,编译),莫斯科,文艺出版社,1980。
《西伯利亚、中亚及远东诸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共同主题与情节》,收入《东方各国与各民族》第13集,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2。
《中国神话故事论集》,马昌仪编,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台湾版)。
《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与王树村、刘玉山合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中文,俄文两版)。
《汉文古小说论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与李平合编),1993。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李福清论中国古典小说》,台北,洪叶文化公司,1997。
《关公传说与〈三国演义〉》,台北,云龙出版社,1997;台北,汉扬出版社,1999。
《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国诸族民间故事选》(编译),莫斯科,2002。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年画图录》,《东方收藏》,莫斯科,2002。
《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集)》,李明滨编选,中华书局,2003。
《康·安·斯卡奇科夫所藏汉籍写本和地图题录》(A. N. 麦尔纳尔克斯尼斯著,张芳译,王菡注释,李福清审订),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东干民间故事传说集》 (李福清编著,海峰转写,连树声翻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李福清教授生前在中国的学术活动

李福清教授部分中文著述书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