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民俗学者

洛德,艾伯特·贝茨

  艾伯特·贝茨·洛德 (Albert Bates Lord,1912.9.15-1991.7.29),哈佛大学的斯拉夫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口头程式理论”(Oral-Formulaic Theory)的主要创立人之一。作为资深的美国古典学者和斯拉夫语言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洛德继承了老师米尔曼·帕里开创的研究事业,在国际口头传统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洛德出生在波士顿,在哈佛完成了他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教育。从1950年起,洛德开始了他在哈佛的事业,主要教授斯拉夫语言和文学、比较文学、民俗学和神话学。在从教之前,他曾前往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收集那里的民间诗歌。在他后来的教学活动中,他还到保加利亚和前苏联进行了同样的田野调查。洛德先后在哈佛大学从教33年,1959年起任哈佛大学“帕里口头文学特藏”主任监理。

  洛德于1991年7月29日因病在波士顿辞世,享年78 岁。  

  洛德的研究不仅仅涉及到荷马史诗和古斯勒歌手(gusle)演述的南斯拉夫波斯尼亚人的英雄史诗及其田野记录,还包括《贝奥武甫》(Beowulf)、《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罗兰之歌》(The Song of Roland)、“盎格鲁─苏格兰童谣”、抒情诗和民歌等多种口头传承,由此他发现了极为突出的共通性,关涉着传统故事讲述的口头创编规律。洛德的主要著述是《故事的歌手》(Singer of Tales, 1960)和《史诗歌手与口头传统》(Epic Singers and Oral Tradition, 1991)。洛德离世后,他的夫人玛丽·路易丝·洛德完成并编辑了他箧中遗作《继往开来的故事歌手》(The Singer Resumes the Tale, 1995),进一步佐证并拓展了洛德在前两部著作中作出的那些结论。 

  此外,在“帕里口头文学特藏”收存的南斯拉夫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他与其他学者一同完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民歌》(1951年,与贝拉·巴尔托克合编),《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英雄歌》(第1-2卷1952-54年出版,与拜纳姆合编;第3-4卷1975年出版)。此外,他还是以下教程的主笔,《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入门》(1958),《保加利亚语入门》(1962,与拜纳姆合编),以及《保加利亚文学读本》(1968)。 

  约翰·迈尔斯·弗里(John Miles Foley)曾经就洛德对口头传统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有这样的评价:“洛德深刻并永久地改变了我们关于口头艺术的思考方式。”

 

艾伯特·贝茨·洛德
(Albert Bates Lord,1912.9.15-1991.7.29)

洛德著作书影

 (撰稿:思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