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兆元
|
|
|
田兆元,1959年生,湖北宜都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创办人。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上海历史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等。著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盟誓史》、《商贾史》、《文化人类学教程》、《神话学与美学论集》等多种,论文80余篇。研究强调综合地、多学科交融地研究中国文化,理论文献性与实践应用性并重,长于社会与文化的互动研究,各类传统组织构建的文化因素研究,对于商贾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独特的理解,对于民俗文化资源及其开发问题颇多思考,人类学与民俗学的视角是其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社会管理的主要关照方式。
主要研究方向:民俗与地域文化研究,文化遗产资源与应用研究,神话学与民间文艺学研究
个人主页: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个人博客:民俗学博客 新浪博客
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
《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神国漫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盟誓史》(社会民俗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彩图中国历史百科》(主编)台湾京中玉出版社2004
《战国策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中国文化读本》(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文化人类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伏羲考导读》蓬莱阁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商贾史》社会民俗史丛书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神话学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民间文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文化探秘丛书》7本(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主要论文:
1. 《艺术抽象论纲》《文艺理论研究》1990‚1(人大复印)
2. 《论情景学说的历史发展》《探索与争鸣》1991‚2
3. 《论孔孟的天人观对古代文学的影响》《社会科学》1992‚6(人大复印)
4. 《寻觅“道”的踪迹---论庄子美学的终极理想》《中国文化研究》(台湾)1992‚7
5. 《论孔孟的天人学说与古代文学中的伦理色彩》《孔孟月刊》(台湾)1992‚5
6. 《天人合一与古代美学》《中国文化月刊》(台湾)1993‚12
7. 《怀旧病与文化阿Q主义》《社会科学报》`995‚5‚11(文摘报)
8. 《论天人合一美学的三大特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
9. 《论太阳神话对楚辞创作的影响》《华东师大学报》1990‚4(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10. 《从龙风的相斥兼容看古代民族的冲突融合》《学术月刊》1993‚4(文摘报)
11. 《中国鬼神崇拜的演进大势及其特征》《社会科学》1993‚10(新华文摘摘)
12. 《先秦鬼神崇拜的演进大势》《华东师大学报》1993‚10
13. 《论神话的矛盾法则》《文艺理论研究》1994‚2(人大复印)
14. 《论佛门鬼话的传承流变》《中国民间文化》1994‚10
15. 《神话与原始社会的矛盾冲突》《上海大学学报》1995‚8(人大复印)
16. 《关于纸老虎的神话――论传媒的巫术特性》《现代传播》1995‚10(有批评)
17. 《论主流神话与神话史的要素》《文艺理论研究》1995‚10(人大复印)
18. 《图腾神话与祖先神话的传承流变》《学术季刊》1995‚10(人大复印)
19. 《云中君风神考》《学术月刊》1995‚11
20. 《论神话的文化整合功能与龙风炎黄神话的形成》《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四辑‚1996‚1
21. 《论中华民族神话系统的构成及来源》《史林》 1996‚8(人大复印)
22. 《论楚辞神话的新陈代谢》《学术季刊》1997‚12(人大复印)
23.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神话派系》《中国民间文化》1997‚10
24. 《论两汉儒家神学与皇权的离合关系》《上海大学学报》1998‚2
25. 《传说时期的古史再评价》《史林》1998‚8(人大复印)
26. 《论北朝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上海大学学报》1999‚5(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27. 《论诗经作者群的宗教情绪》《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学苑出版社2000‚12
28. 类神性文饰及其相关字组‚《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2001年10月S
29. 中国盟誓杀牲歃血的动机探索‚《民族艺术》2001年4月
30. 天问中动物异类相触事项的文化考释‚《上海大学学报》2000年5月
31. 论诗经作者群的宗教情绪‚《诗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12月
32. 春秋霸王盟誓行为的性质探索‚《学术月刊》2002年10月
33. 秦汉太湖流域学术发展趋向研究‚《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
34. 禁忌困惑与宅神复活‚《民俗学刊》第五辑‚澳门出版社‚2003年11月
35. 东西文化交融与先秦太湖流域学术发展探索‚《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6期
36. 为政以德—一种关于利益的伦理‚加拿大《文化中国》2003年
37. 炎帝与东方文明‚《炎帝与汉民族国际会议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6 。 5千字
38. 上海民间信仰个案分析与上海文化特质‚《海派文化之我见》‚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74千字
39. 《海派文化中海洋文化缺位及其原因》‚《海派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40. 面对青山不思想—评怀疑论美学‚《博览群书》2004‚9
41. 民俗活动不应作秀‚《文汇报》文汇时评 2004‚10‚24
42. 天问中动物异类相触事像考释‚中国楚辞学第五辑‚2004年学苑出版社
43. 秦汉时期东南学术文化的演变与地域文化传统‚中文自学指导2005‚4‚
44. 上海民间道士的铺灯艺术‚民族艺术‚2005‚2期
45. 神话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论闻一多的神话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5‚2期‚
46. 战国时期有才华但短视的士人‚博览群书2005‚11期
47. 铺灯艺术亟待保护‚社会科学报‚05‚
48.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the stunt of paving light 05-11‚
49. 中国神话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长江大学学报 06‚2 (人大复印)
50. 水浒传兄弟伦理与盟誓问题研究 水浒争鸣 第八辑 崇文书局 2006年6月
51. 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及其成因 炎帝与民族复兴国际会议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52. 齐鲁文化与吴越文化关系研究‚齐鲁文化研究(教育部基地刊物)第四辑 山东文艺出版社06nian
53. 关于大都市的文化保护问题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4期
54. 上海乡村宗教与城乡信仰民俗‚上海文化‚2006‚4期
55. 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湖北民院学报‚2007‚1期(人大复印)
主要项目:
中国神话发展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邮编200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