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陆薇薇]日本民俗志的立与破
  作者:陆薇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11 | 点击数:10948
 

  (三)“新在野之学”与《炉边丛书》的可能性

  同样是为了寻求民俗学的现代性和与其他学科同场竞技的可能性,菅丰倡导“新在野之学”的民俗学并加以实践。“新在野之学”是对日本民俗学草创期“在野之学”的回归和再构建,旨在打破长期以来由日本学院派民俗学者主导的封闭的学术体系,消除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隔阂,寻求学院派民俗学者、公共民俗学者、各类社会组织、普通民众等多样化的行为体的协同合作。

  相似的,在2014年5月日本现代民俗学会的年会上,菅丰提及了《炉边丛书》的可能性。如上文所述,《炉边丛书》是日本民俗学草创期,也就是“在野之学”时期问世的民俗志,与30年代开始学科建设之后的民俗志有所不同,具有当地人执笔、形式自由等特征。

  诚然,就写作方式而言,《炉边丛书》只是把当地的文化事象进行简单的罗列,然而菅丰认为“它的手法是独创的、崭新的、富有个性的、充满挑战的。具体来说,在柳田乡土研究运动的鼓舞和激励下,全国无名的乡土研究家自主书写、表现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生活文化,这种手法与现代方法论中强调的‘再现(representation)的权力’有共通之处”。新在野之学针对“实践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展开的”的设问,提出为了当地民众的幸福这一核心理念,在倡导多样化行为体协同合作的同时,强调以民俗文化传承人为核心的当地民众拥有权威性。同样的,到底为何撰写民俗志?为了谁撰写民俗志?又该由谁撰写民俗志呢?柳田把生活于地方、以乡土人的感觉研究乡土的人们作为《炉边丛书》的执笔人,他把书写的权力交到许多无名的普通人手中,并积极推动这一手法的实施。

  此外,菅丰所提倡的新在野之学的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可变的学术实践:“(这是一种)在永无终结的关系中展开,无法被定型化、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手段化,甚至不以(实践)行为本身作为先验目的的实践。”5《炉边丛书》共发行36册,每本的内容及构成各不相同,一方面来说那是因为当时对民俗志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从现代的视角来看这种当地人自由设定主题的方法符合新在野之学的要求,是对70年代定型化、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手段化的民俗志的挑战。

  所以,如果说菅丰的“新在野之学”旨在打破学院派民俗学者建立的封闭的学术体系、对“在野之学”进行现代的再构建的话,打破学术体系建设期被定型化的民俗志、追寻“在野之学”时期的《炉边丛书》在现代的可能性则是其思想的一贯表现。

  如此,现代的日本民俗志如日本民俗学一般出现了一些反传统、多样化的趋向。如古家信平所说:“民俗志形式多样,源于研究者与现实的对峙,是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在事实的依托下与概念一起提起的‘场所’。有顾及民俗的方方面面对生活全貌进行描写的,也有关注民俗的某个侧面着重描述某个地域的特质的。”

  不过在日本民俗学界中,由第二代学院派民俗学者确立的历史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除了上述少量具突破性的民俗志以外,近年出版的民俗志大多还是延续了70年代的方法,对于为何使用民俗志一词、其含义究竟为何等问题并没有充分思考,只是觉得它是和民俗学相关的某种记述而茫然地使用着。而且,相比《写文化》之后民族志的大转型、各种方法论层出不穷而言,日本新一代学者对民俗志的反思存在不够彻底之处,例如,“日常生活”的转向、以“人”为中心的视角是相邻学科所共有的,那么民俗志的特殊性在哪里?在这些关于人们日常的记述中,如何展现调查人与调查对象的关系,有没有意识到再现的只是部分的真实,尽可能听取更多的声音?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自省式地进行记述,等等。菅丰的提法有从日本民俗学的特质出发探索其在现代的可能性,可是日本学界对于《炉边丛书》的手法并没有充分探讨,也尚未出现对其进行现代再构建的民俗志范本。

  五、结语

  与民族志和人类学的不对等关系不同,日本民俗志与民俗学基本对应地按照同一轨迹发展,经历了摸索、定型及繁盛、离散及颓废的过程。

  在日本民俗学草创期时,民俗志并没有清晰的定义,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负责资料的采录,在上世纪30年代学科创建后成为“通过乡土研究日本”的“重出立证法”式比较研究的资料基础。50年代起,日本民俗学加大了体系建设的力度,并在70至80年代迎来高潮。同样的,民俗志在学科发展及行政政策的推动下逐渐定型,伴随着“重出立证法”到“区域研究法”的转变不断细化,并受到同时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影响,具备了一定的“研究乡土本身”的职能。如本文开头所述,我们应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考察民俗志,所以这一时期被定型化的日本民俗志指的是对民间传承、民俗社会文化进行细致的团体调查、严谨记录,并在其原生的地域社会中对其进行整体把握、追本溯源的过程,以及标准化作业的成果报告。之后,随着日本民俗学学术影响力的减弱,民俗志一词的使用频率也大幅下降。21世纪,部分新一代学者尝试对民俗学进行改革,这也引发了民俗志的一些转向,出现了日常生活志、以人为中心的写法、新在野之学式的思考等,而未经深刻反省便惯性使用民俗志一词的实繁有徒,其新的转向也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回到“破”与“立”上来说,日本民俗志的发展历程中不乏对立与争执的局面,这些针锋相对的声音促使民俗志不断趋于完善和统一。然而,当代日本民俗志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一概念的内部更新,即小破小立的问题,还涉及到对这一概念的取舍,即大破大立的问题。若要立,立什么样的民俗志?若要破,又该何去何从?从日本近些年出版的以民俗志命名的书籍来看,多为70年代定型化的民俗志的延续,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想要保持这一传统,强调学科的特色,那么正如菅丰1992年发表的论文所述及的那样,将民俗志与民俗报告书、民俗资料集等同起来或许是一个较好的做法,定义明确且有范本可循。另一方面,如日本新一代学者提出的“(日本)民俗学过于追求本学科的独特性,在与其他学科共享概念和方法上持消极态度,从而导致了无法与其他学科对话的结果。而独特性和原创性本应指在进行‘共通’的工作中浮现出的视角和方向的差异”,那么与其在民俗志的框架下寻求突破,不如“与相邻学科共享民族志(ethnography)一词,民俗学者可根据各自的研究选取相应的民族志手法”,并在实践过程中探寻本学科的与众不同之处。

  日本民俗志有受到中国方志和西方民族志的影响,在70年代左右定型化,又反过来“影响到钟敬文对民俗志的描述”。可见,西方的民族志、日本的民俗志、中国的民俗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想把本国传统与西方范式完美结合都并非易事。究竟是重塑民俗志的内涵,使之朝着曾经的理想中的形态发展?还是面对现实,借用民族志的手法在实践过程中发掘民俗学的个性?日本民俗志的困境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有一点毋庸置疑,正如《告别田野》是为了告别初级的“田野工作”,向更好的“田野工作”做出示范一样,我们也应该和传统意义的“民俗志”说再见了。

(文章发表于《民俗研究》2018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马克·本德尔]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
下一条: ·[吴凤玲]民众生活中的岫岩满族皮影戏及其传承保护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
·[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