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通过传说,“刘伯温已经不是‘刘基本人’,而是神”。这个转化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想象”,“文本”与“口头”,以及“理念正统”与“实践正统”的典型结合。或者说,之所以有关刘基的文献和口头传说都是歌颂他,是因为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传统的信仰与价值观。在这层意义上,刘基是近700年历史上比较“完美”地综合了中国文化中的信仰与价值观的样板。
由此可见,借助太公祭和刘伯温传说两项地方传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基文化完成了从地方到国家,从官方到民间,从文本到口头,从地域到跨地域等的转化。这个转化进一步证明,只要是符合核心信仰和价值观的民俗传统,就可以成为地域认同的根基,成为核心认同符号而得到传播,并在不同时代能整合新的文化因素,凝聚新的认同,最终得到发展。“刘基民俗”(刘基文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只是在“非遗化”中,也是中国亟待构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历史时期,刘基文化才通过其中的民俗认同发挥了协助文化自愈的作用。
三、结语
对“刘基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其中,民俗学可以,也应当发挥独特的作用。“刘基文化”的内涵与符号意义在于其所根植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因此这个体系的表达也就成为“中国文化”和“刘基文化”的地域认同的核心符号,并且具有生命力,在“文化自愈机制”中发挥作用。
通过对“刘基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进程的审视,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家族或宗族的认同符号,在大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中得到官方和民间的维系,并通过文本和口传从地域性文化扩展到国家性文化认同符号。这说明,任何能够持续发展的传统一定是那些根植于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之根的文化行为,也正因此,这些传统能够获得适应新环境的动力。
“刘基文化”在几百年里的发展历程说明,尽管有兴旺和低迷的时期,但因为它有着生命力,所以能够借助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而得到新的发展,成为维系更大的文化认同(中国文化认同或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机制便通过民俗认同和地域认同而有机地协助“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的持续。
(本文原载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