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尹虎彬]传承论的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07 | 点击数:8446
 

  尧山圣母崇拜与河北后土崇拜,两者在类型上可以相互比较,属于同一个层面的文化现象,这主要指两者都处于该地方民间信仰中心,都有围绕主神而形成的跨村落的民间会统,都属于汉族、北方内陆和旱作农业的传统社区。在女神崇拜、庙宇、神社、膜拜仪式、祭祀圈、对神祇灵验的演述这几个共同点上,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当然,两者也是有差别的。易县、涞水地处近畿,道教、秘密宗教和民间信仰传统深厚,又是历史事件多发地带,所遭遇的外部冲击大,这些构成了它的地方历史的特点。从民间信仰的相关叙事传统来说,两地有许多共同的主题,这反映出民间造神的诗性智慧大体属于同一个想象力范畴。

  四、借助于传统而获得新生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其盛衰起伏,一方面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也与自身的规律紧密关联。民间文化总是借助特定的传统形式获得新的生命,这种形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它的类型化表达、集团性共享和在地化的适应性。更为重要的是,民间传统的每一次重生都因应时代而获得新的面貌。民间信仰的复兴,借助于历史、传统和既存的社会组织,在许多方面适应了当代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历史重建的基本要求。从特定社区去观察传统节日的运行,人们可以感受到它在传承过程中曾经倚重的神权、族权和皇权的历史影子,这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传说、祖先遗训,但依然是文化认同的源泉之一。

  中国各地历史上和现阶段流行的民间信仰,其地方传统由于历史的作用,具有层累的文化积淀,融合了多元的宗教和多神崇拜的传统,因此,民间信仰具有多重的历史文化特性,历史根基深厚,地方化历史过程比较长,民间社会基础牢固,能够历经劫难而香火不灭。总之,民间信仰具有历史内涵的多重性,植根民间的稳定性,口头叙事的多样性,文化取态的多元性,并存选择的灵活性。民间信仰既凝聚了人们敬天礼地的信仰根基,也满足了人们寻根问祖的需求。民间信仰传统,其类型化的表达植根于古代神灵与祭祀传统,以神话与仪式的交互作用来体现民间信仰的集团性、传承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神祇与英雄的口头叙事总是依附于传统,诸神灵验故事遵循了神话范例。大而言之,今天还在流行的民间神灵和庙祭传统,如北京妙香山、河北的丫髻山、涉县的女娲宫、淮阳的伏羲女娲庙的神灵与祭祀传统,在文化空间和信仰表达形式上,大致属于同样的类型。

  变异性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稳定性,这两个说法都说明了传统自身具有再生和再造的机能。民间信仰在造神和崇祀神灵的过程中,不断地寄托着人们福禄寿喜愿景,反映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包括庙会习俗在内的民间传统文本化的复兴,不仅是旧俗的简单恢复,而且是民间力量的崛起、民间社会的兴盛、民众自主能力的增强。民众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这就像官员可以利用权力来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知识精英按照自己的思想来构建传统一样。

  在民间社会,普通民众在构建生活文化的过程中,处理问题不拘陈规,又终不逾矩。比如,在日常的生活文化氛围中,民众的文化表达往往是自由的、随意的,只有文化诉求的根本意愿是不可动摇的。

  比如,一物而多名,因附会而传讹,看起来在制造混乱,实际上表现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尽可能简单和便利。一架山,可以叫凤凰山、洪崖山、黄土坡、黄土顶、天堂山,那不过是因应形势的选择;一个民间组织,叫灯会、蓝旗圣会、音乐会、花会、神社等不一而足;一间老庙,可以叫圣女庙、黄土庙、后山庙、后土庙、黄帝庙;一眼泉,可以叫马刨泉、月牙泉、圣女泉、豹泉。在名实之间,总是实践和实用优先。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的历史积淀,决定了民众的行为方式总是遵循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原则。

  传统的利用和再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所有的新鲜花样都是依附在已有的历史积累上,借助了过去的力量,采用了屡次使用过的形式,所有的不同只是人们利用传统的能力、途径、方式方法,特别是时代和社会环境的限定等的千变万化。同样在民间文化的汪洋大海里,有人找到了上古神话的影子,有人发出“我们的祖先叫轩辕”的呐喊,有人写出了新的经卷,村民塑造了神像、修盖了神殿,民间的美术家绘制了神像,村民的小屋子可以变换门面,成为一间获取香火钱的小庙。人们在敬天礼地的同时,也在寻根问祖。上述这些行事方式并非时下人们的突发奇想,而是老调重弹,耍的是老把式。造神、造庙、造像、造卷、造谣,历来是民间宗教的传统做法,宝卷就是民间这种以言行事的范例。

  由传统的形式体会传统的意义,从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表象看到变化,探索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通过民众的生活文化反观自己。我们在谈论神圣世界的事物时,也不要忽略了世俗性、实用理性的一面。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对象时,因为动机不同而各取所需。民间文学工作者找到了活态传统,地方文化人找到了他们想要的民族英雄或者人文始祖,村民在民间造神运动中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地方政府找到了开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的抓手,新闻工作者和文化馆的人找到了宣传本地文化的活生生的现场材料。当然,文化部门找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了传承人,赐予传承人荣誉,保护、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但是,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角色去继承和利用。面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需要协调和优化,需要合理化。政府的职责重要性反映在它对地方民间社会的掌控能力上,它依照法律规定群体性朝山进香的行为规范、安全保障,作适当的导向性推进。民众通过民间社会组织志愿参与信仰仪式活动。知识分子主要是旁观者,他们没有真正融入信众的信仰世界里,成群结队的拜庙的人里没有他们的名分。总之,信仰行为的主角还是民众,他们通过供奉神灵和参与村落捐资募化而积累公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神庙最能说明民间资本的价值取向、民众力量的崛起和民间社会的活力。

  五、被消弭的传统文化性质

  中国现代化建设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面临的三大挑战是环境、资源、社会关系协调的问题。我们不是要摈弃启蒙思想,而是要超越启蒙。启蒙的人文精神是世俗的,中国传统文化则关注人与自然、人心与天道等问题。太空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有了全球视角,如今自然和精神已经进入人们思考的范围。我们必须有文化能力和精神价值,这些价值观需要超越现实的可视与可量的东西,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伴随了腐败和社会粗俗化、极端功利化,对金钱和财富的无止境追求体现了我们关于最高价值的判断发生了变化。现在物质主义、经济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成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这种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也正在消弭传统文化的根基。

  笔者于 2013 年 4 月参加了河北乡村的庙会。人们突然发现传统的以祭祀为主要目的庙会,现在已经逐渐成为纯粹的商品交换活动。现在的庙会就是豪华的汽车展览,就是商家广告的血拼场所,就是趋之若鹜的金钱崇拜活动。黄金、珠宝、建材,三幅广告树立在某个村头,摩登场面犹如大都会,巨幅广告下面是低矮的村落民居,脏乱的环境,光秃的山峦,退化的植被。赶庙会的车比人多,车比人强,车比人牛,车比人靓丽,车比人干净,车比人金贵,更别说刺耳的汽笛声!你可以说,我们的传统的信仰成为地道的拜物教!其实,今天的庙会就是个大卖场。在这里,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才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民间信仰的需求和满足如何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又如何成为商业化运作的对象?这倒是人们首先应该关注的话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陈志勤]礼俗互动与民间信仰内涵置换的逻辑
下一条: ·[井上圓了]妖怪學為何在日本是一門正經的大學問?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