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作者:王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2-06 | 点击数:12799
 

  四  文体的循环转变

  神话、传说、故事三种文体在当时未得到明确区分,钟敬文早期研究时常将神话与传说,或传说与故事替换使用,并持有神话、传说、故事之间存在文体退化过程的构想。1931年《中国水灾传说》将中国的水灾叙事分为三个时期,文体形态分别为:第一期是“古代的伟人产生神话”,第二期是“中世及近代的地方传说”,第三期是“现代的民间故事”[35]。1932年借天鹅处女型故事谈到:

  在后代流传的民间故事(Folk Tales)中,有许多是由于原始时代的神话(Myth)、传说(Legends)堕落而成的,这是神话学者、童话学者所常说的话。反之,民间故事也未尝不可以变成严肃的神话或传说。两者实有彼此变换的可能,不,两者还有“循环转变”的可能。[36]

  形态上的变化导致文体转变,是民间叙事研究的重要论题。这并非静态的文本研究,可以结合语境予以更深刻的揭示。文体转变体现了人类学派的文体退化观,还意味着文本在语境中的叙事功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附着于文本片段和极易被忽略的枝叶、碎屑。如张志娟发现,传说与故事的转变关键是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附着了“离散情节”[37]。

  以上是钟敬文对于文体之间历时性转变的一种构想。此外,他还提出神话、传说、文体三者构成一种散体叙事的谱系,其间不断发生横向转变的观点。在《中国的地方传说》一文中,钟敬文认为,某地动植物起源的传说也可被归入“解释神话”,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极严格的、绝对性的区别,“这只是在某种限度内的相对的说法而已”[38]。钟敬文在早期便持此种观念,反对将民间文学作品僵化定性。文体转变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发生的口头文学现象,同一主题可以表达为多种口头文体,不同文体之间可能存在历时性的转变,也能于共时条件下改变属性。

  确立有机的民间文学文体观,是探究文体转化规律的逻辑前提。在《民间文学(香港版)》中,钟敬文强调了三者的差异:“一个重要问题是搞清神话与传说的区别”,“还要搞清传说与故事的差别”,“注意故事与传说互相转化的现象”,其间引用了松村武雄、柳田国男、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细化论证。[39]其后谈及故事的特点时,引用伯恩女士《民俗学手册》称:“民间故事是对于宗教、有特定姓名的人物、特定地点都没有关系的故事。”[40]这就以故事为反面,强化了传说与宗教、特定姓名、特定地点有关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坛上,钟敬文进一步完善了早年的这一观点,在1958年《传说的历史性》中明确写道传说和故事的区别:“(传说的)主人公大都是有名有姓的(这一点跟多数主人公没有私名的民间故事有分别),而且他们往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的活动遗迹,大多数被联系到地方上的某些自然物(石、山、河流乃至树木、虫鸟等)、人工物(桥、井、庙、寺、钟等)以及民间的社会制度风习上面,使故事成了它们来历的一种说明。”[41]传说的几个典型特征——“私名”(后由邹明华完善为“专名”)、“遗迹”和“来历说明”,均已得到关注和阐发。

  文体观作为完整、系统的学科体系构想的一部分,集中体现在教材编纂中。1980年版《民间文学概论》运用散体叙事的三分法,将民间故事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是并列的文体,广义民间故事“是社会上所泛指的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包括神话、传说在内。[42]

  据施爱东考述,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的高校除了北京师范大学,还有上海的复旦、震旦,分别由赵景深、罗永麟授课。因为没有统编教材,三人各有一套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钟敬文的概念体系严格区分了神话、传说和故事,赵景深将故事区分为神话与童话两类,罗永麟则以故事来统称神话之外的所有口头散体叙事作品。所以,苏浙沪一代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一般不区分传说和故事,而是统称故事。北京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大多接受钟敬文的概念体系,传说和故事区分得比较清楚。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四大传说”概念的确立过程。由罗永麟发明的“四大故事”,包括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和孟姜女,在钟敬文的民间文学课堂上,被作为用以区分文体的传说样例得到讨论,通过这样的作品教学,使学生明晰了传说和故事的内在差异。钟敬文坚持强调传说与故事的区别,该三分法逐步确立,最终经由概论教材的权力书写,得到推广普及。1984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项目,钟敬文担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力主采用神话、传说、故事三分法,将其分类体系强势落实到全国故事普查工作中[43]。

  三种文体的转变与互构,是钟敬文长期思考的问题。对于一门新学科的创立,概论类教材具有非凡的权力,奠定了学科的基本框架。尽管此后各类民间文学教材层出不穷,但影响力均未超过钟敬文1980年版的《民间文学概论》。

  文体转变问题至今仍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已有不少推进之作。如邹明华指出,故事多用通名,传说使用专名[44],叙事人对名称施以变化,即实现文体的转变;陈泳超据田野调查提出,传说的地方语境、内部主位立场具有区分文体的功能,如同样情节的“白蛇传”,杭州、镇江等地的人群因生活在相关遗迹所在之地,有实感体验,对他们来说这毫无疑问就是传说。但是对杭州以外如华北农村的人群,距离越远,实感性越匮乏,受众可能目之为与小红帽、灰姑娘一般纯粹娱乐的民间故事了[45]。

  结语

  钟敬文的思想轨迹映现了20世纪传说研究史的诸多面向。传说学至今未像神话学、故事学形成独立学科,就对象内部而言,神话和故事位于口头散体叙事的两端,二者的诸多特性在分析范畴中被设定为两极,传说的信实性、地方性、权力性特征均居于二者之间,呈现为谱系状。因此,传说时而被视为神话,时而被归入故事。对象的不确定性,使这一学科迟迟未得到充分的理论建设,自然也难有稳定的学者队伍,并因此导致研究范式的匮乏和单调。同时,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长期处于定位不清的状态,民俗学在各高校时常被归入社会学等二级学科,深受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强势学科影响。建设作为民间文学分支学科的传说学,必须坚持文学本位,否则可能如刘宗迪所言,民俗学“因为放弃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意义的追寻而使自己混迹于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独立性愈发模糊”[46]。钟敬文毕生坚守传说研究的民间文艺学立场。当下的传说研究亟需回归文学轨道,尚未得到深度开掘的传说学依然大有可为。

(本文原刊《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下一条: ·[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相关链接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
·[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
·[夏中华]田横狐仙的“海神化”研究·[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