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张举文]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
——兼谈“叶限”故事与仪式的象征分析方法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4-13 | 点击数:6547
 

三、仪式象征的分析方法

  限于篇幅,笔者现在论述本文的第二个问题,即对本-阿默思将民间文学(或民俗)中的“象征”等同于特纳的仪式研究中的“象征”的质疑。同时,提出笔者对仪式中的象征分析的新观点。

  特纳将仪式中的“象征”视为“仪式行为的最小单元,一个仪式语境中特定结构的终极单元”,其中,“最小单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物件、一个动作等。本-阿默思将此“象征”类比为可以“扩延到整个文化研究,可视为民俗之林”。对此,我赞同将母题视为象征的观点,但笔者认为,在阐释仪式象征时,一个有效的路径是可以利用我所界定的“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的概念,而不是运用形式主义论的“最小单元”概念,忽视每个象征符号的具体意义。

  无疑,特纳的观点是在之前的结构形式论上的进步,犹如自然科学对最小物质单元的发现,如物理学中的量子或基因学中的核苷酸基因。但是,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这个路径也可能会走向死胡同,因为它对仪式采取的是极端的结构主义的形式处理方式,忽视仪式中的文化象征自身的社会和历史语境,单纯地将文化象征视为“母题”(最小叙事单元),其目的只是为了构建起分析类型或分类体系。这其实也是本-阿默思所反对的观点。

  的确,一个仪式可以被剥离到“最小单元”以便发现各个仪式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其中的象征意义是不能基于“最小单元”阐释出来的。构成仪式中的意义的是一系列“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而不是独立的“最小单元”。使用“行为单元”概念是为了说明不是一个“行为”,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行为群”,因为中文的名词本身不能表达数量的变化。因此,依照本-阿默思提出的以象征取代母题的逻辑,特纳将象征视为仪式中“最小单元”的逻辑是无法演绎出这个概念可以“扩延到整个文化研究,可视为民俗之林”这个类比性结论的。

  在此,笔者所依据的仪式定义是,“一个仪式(ritual)是一系列习俗性的象征行为”,而其中的每个“礼仪(rite)是一个习俗性的象征行为”。这里所说的“礼仪”与特纳的作为“最小单元”的“象征”是可以类比的。但重要的是,“礼仪”是构成“仪式”的组成部分,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也没有独立或固定的意义。下面的例证是用来强调说明单独的仪式“象征”是没有文化意义的,而只有运用仪式中“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的概念才可能发现特定语境中的象征意义。

  中国文化生活中的“拜”或“磕头”行为,乃至“鞠躬”或“行礼”,就可以作为这个观点的例证。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如仪式)中,“拜”或“鞠躬”有多种语境:婚礼上的拜堂,丧葬礼中(对死者或活着的长者)的鞠躬,春节时小辈对长辈的磕头或鞠躬拜年,以及其他日常行礼行为(如见面问候、点头示意、上香磕头或鞠躬、鞠躬致谢等)。这些行为从形式上看都是一样的,也可以从行为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上再进行分类处理。但是,每个行为的意义必须是根据它与其他“最小单元”或“象征”的关系来确定,这样,几个能确定明确意义的行为构成“最小有意义单元(行为群)”。换句话说,只有几个特定的行为(或礼仪、象征)合在一起才能决定每个行为在一个特定仪式进程中的意义。这些行为也包括说话人的语气语调、音乐,以及仪式的地点与时间等元素。总之,一个意义的确定在极大程度上依靠当时的场景或语境。

  再以婚礼上的“三鞠躬”(或拜堂中的“三拜”)为例。正是这三次“拜”才明确了“婚礼”“结婚”“已婚”这些意义。而在丧葬礼上,同样形式的对亡人的“三拜”则象征着对亡人开始过渡到另外一个祖先神灵世界的祝愿或敬畏,对仍在世的长者的鞠躬则表达的是吊唁之情。在清明等祭祀礼上,同样形式的三拜则是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敬畏等。因此,这样的“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的目的是体现“过渡礼仪”中从核心“边缘”向下一个阶段的过渡。这样,“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的概念有助于确定,并正确理解一个礼仪行为本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文化背景与具体场景,由此也有助于解析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网”或“人际关系网”,包括“社会戏剧”。

  可见,如果将婚礼上的“拜”所表达的意义僵硬地从结构主义或形式主义角度去阐释,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场合(如丧葬礼中、庙寺祭祀中)的同样行为,就会出现意义上的冲突,出现对行为者的价值观与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上的不同阐释。反之,如果将一个仪式中的行为界定为“最小单元”或“象征”,其阐释也可能是非常具体的,也可能是非常普遍的,犹如将此文化行为视为宇宙中的一个原子或量子,但最终是脱离具体文化背景的。因此,正如本-阿默思所正确坚持的那样,如果说以“象征”取代“母题”是为了从文化语境中阐释行为或事件的意义,那么,在理解和分析仪式象征时,界定和阐释“最小有意义单元(行为群)”将是一条有益的路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下一条: ·[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
   相关链接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
·[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
·[蒋好霜]中国民间叙事中的报恩母题与性别实践·[严曼华]民间故事复合母题的复合特点及其限度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鞠荣坤]早期信仰实践中的动物崇拜
·[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陈昭玉]民间故事母题链与故事变异模式关系研究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贾海鹏]“秦始皇赶山”传说的叙事“生命树”结构研究·[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
·[成容]四川“望娘滩”故事的母题解析·[胡蓉]童宾何以封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