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杨海涛]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作者:杨海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20969
 
 
狩猎曾经是人类重要的谋生手段,云南少数民族至今仍以狩猎作为经济生活的补充。每次出猎,为祈请猎神或主管飞禽走兽山神的保佑,都要举行狩猎祭祀。祭词的内容大多请猎神或山神享受祭品,或以祭品换取猎物,并得到猎神恩准,赐予更多的猎物,保证狩猎成功。
居住于镇沅哀牢山中的苦聪人,世代以狩猎为生。他们称猎神为“沙尼”,每次出猎,都要祭祀猎神。祭品为麂子和头骨的脚筒骨。祭祀时,猎人们磕头杀鸡,念“猎神调”:
 
“今天,我杀鸡来祭你,烧着香火来献你,煮饭来祭你,磕头来祭你。从今后,你给我进得了山,你给我钻得了箐,你给我过得了河,你给我爬得了坎,你给我歇得了夜,你给我打得到野兽,你给我一年四季都有吃。进山,给我看得见野兽,不要给我放空枪,不要给我射空箭,不要让野兽伤害我。打的野猪献给你,打得麂子献给你,打得白鹇献给你,打得野鸡献给你,无论打得什么,都是你的,我都献给你。”(注:《拉祜族苦聪人民间文学集成》第27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在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云南高原,除土地神外,农耕祭祀所供奉的神祇远比狩猎祭祀为多,仪式也更为繁杂。如佤族春播前的祭社活动,就是佤族一年最为隆重的农耕祭祀。“社”在佤语里叫“木依吉”,它是佤族原始宗教中的最高神。掌管着风雨、生死和丰收。每个寨子的上方都有代表社神所在的社树。祭社一般用红公鸡,并杀猪剽牛。届时,大伙头代表全寨向社神献祭,并祈求社神的佑助:
 
“寨上的社神啊,寨下的河灵。白露花已经开白了山坡,刺桐花已经开红了寨周。山风呼啸,骄阳似火。是我们播种的时候了,是我们栽插的季节了。我们要撒小米了,我们要播稻谷了。是白鹇带给我们的稻种,是山雀带给我们的小米籽。让它们落到地上,让它们进到土里。陡坡也能扎根,岩上也能发芽。小雀来了遮住它的脸,松鼠来了捂住它的嘴。让它篷大,让它叶壮。让它穗穗饱满,让它丘丘倒伏。我们已经备仓以待,愿我们收获昭昭。”(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志》“佤族”第20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祭过社以后,各家各户才开始播种。
除上述全寨性的共同祭社之外,每家每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事而举行相应小型的、单独的农耕祭祀。如拉祜族常于每年二三月间上山开荒,刀耕火种。在每次放火烧山之前,主人要选一棵小树,在树根下堆起蜂蜡,点燃香火,主人在树旁向四方喷酒并念诵祭词:
 
“河边鹅开尾花开了,山上麻毛尾花开了。哥采一把祭山神,妹摘一把献地神,求神灵保佑谷花像索尾麻一样旺盛,谷穗像娃阿得果一样丰满。求神灵保佑开荒种地得丰收。求神保佑谷米快快长大,雀不来吃,虫不来吃,水不来冲,人吃不完,畜吃不完,房堆不完。”(注:《拉祜族民间文学集成》第145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祭毕的第二天,主人要上山查看香火是否将小树烧倒,树倒了可开垦播种,树不倒,意味山神不许在此播种,必须另选山地。
 
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中,节日总是伴随着祭祀神鬼及祖先的活动。年节祭祀歌便是在这种场合中所吟诵的歌谣。如祭祖、祭家神、祭火塘神、祭灶神、祭锅庄、祭山神等等。年节祭祀歌大多包含有辞旧迎新、请祖先享用祭品祈求祖先保佑后辈儿孙大吉大利这些内容。
楚雄大过口乡的彝族多年旧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祭场设在山顶一棵松树前,整个祭祀活动由大祭司毕摩举行,全村男女老幼以辈为序分数排跪于祭坛前,毕摩唱诵祭天祭辞:
 
“苍天大地亮日月,请好好听着,祭天是古传,祭地是古传,祭日没传下,祭天的日子会记错,祭天的古规不会错。日子没传下,专挑六月二十四,这日是吉日,吉日祭天地。
苍天的上面,大地的下面,四方八路的中间,住着罗罗颇(注:大过口乡彝族自称。)。天地日月哦,请保佑我们,保佑我们好吃好在,厩里边六畜兴旺,门外边牛羊满山,空手出门去,抱财回家来,罗罗日子好,托的是天福。
天地日月哦,高处的请下来,低处的请上来,请上神坛来,祭天台上面,搭有祭天坛,祭天台圆圆,祭天坛方方。祭台坛上面,五方土主请到了,五枝青松插好了,务户务阻(注:祭天的香火。)点着了,茶米鸡酒供上了。
天地日月哦,请多多保佑。保佑我们,养马彪莫咬,养牛虎莫伤,养猪豹莫抬,养鸡鹰莫叼,种谷雀莫吃,包谷虫莫蛀,粮食鼠莫抬,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我们好吃好在,请解除魔邪祸崇,请赐给吉祥昌盛……”(注:《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彝族”第1690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于乃昌]珞巴族三大史诗
下一条: ·乡村博物馆珍藏的记忆:“在那里,让人有了根”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