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杨海涛]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作者:杨海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20971
 
 
时至今日,在云南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都还处处保留着宗教的印记,隐现着神的身影。生活祭祀歌便是人们在诸如建房、生育、出行等日常生活所举行的祭仪中以祈求鬼神保佑所吟诵的祭词。
普米族盖好新房后,要在屋子边上竖一棵青松,视为房子中柱,每逢佳节或嫁娶的日子都要举行祭中柱的仪式。生活于泸沽湖的摩梭人崇拜女神干木。摩梭女人如果不能生育,也要向生育女神“吉泽玛”乞求,请巫师达巴念祈祷词。傣族人出门,途遇江水湍急时,常在江边祈求天神或祖辈魂灵保佑其平安过江:
 
“哦!我要渡过大江到对岸,水深湍急心情紧张,汹涌的波涛多么可怕,翻滚的旋涡更令人心寒。我求天神叭英叭捧,请求天上的众神,请求我父母祖辈的魂灵,请求水下的龙王,保我平安,保佑我渡过大江,保佑我到达对岸,天神啊,送我到对岸去吧。”(注:《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傣族”第326页。)
 
在云南各民族原始信仰中,不仅人有灵魂,一切动物、植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都附有灵魂。如果灵魂出走或被惊吓离体,人和万物都会生病甚至死亡。只有把离体之魂灵招回,病人才会康复,庄稼才能丰收,牲畜也才能兴旺。因而,云南少数民族中传承着惊人丰富的招魂词。如傣族认为人身上附有三十二大魂,九十二小魂,只有将游荡在外的所有魂魄逐个招回,病体方能康复:
 
“回来,回来,三十二魂要来,九十二魂要到,脚魂别乱走,肩魂别忘背通巴,头魂要时时想着回家。所有的魂要互相呼叫,一起回家。……头魂回到头里住,牙魂回到牙中居,耳魂、眼魂回到头上来,皮魂回到人身上,脚魂不要往远处奔走,手魂不要贪摘野果和野菜。三十二魂,九十二魂,快快回家乡。”(注:《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傣族”第326页。)
 
另外,对于动物,云南少数民族兴叫猪魂、牛魂和羊魂;对于植物,兴叫谷魂、荞魂和树魂;即使对于无生命的事物,也兴叫饭魂、水魂和火魂等等。如苦聪人叫饭魂、水魂:
 
“哎,扎勒!哎,扎勒!舂米,米让它够煮饭,饭让它够;煮菜,菜让它够。无论做什么,都让它多多有余;无论做什么,都让它顺心如意。过来的日子,做酒,酒不好;煮饭,饭不够;舂粑粑,也不会粘。今天饭魂水魂,回家来,做酒,让它酒好;煮饭,让它吃不完;舂粑粑,让它会粘。煮菜,让菜够;筛面,让面够;筛米,让米够。做魂回家走,水魂饭魂一起回家来。”(注:《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拉祜族”第910页。)
 
云南少数民族招魂词大多渲染铺排,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并多采用歌谣的复沓手法,对离魂反复呼唤,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这些招魂词在布局上,与楚辞《招魂》很相似,这为研究古代盛行于沅湘一带的南方巫音,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诅咒是云南少数民族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巫术形式,几乎所有的原始信仰活动都离不开咒语。咒语分农耕咒语、驱鬼咒语、日常生活咒语和爱情咒语几类。其内容有陈述和哀怨、有起誓和祈求、也有呵斥和怒骂。它们一般都比较短小,一个咒语表达某一单一的意念,专施于某一事物,指向性较强。如傣族民间凡遇刀伤、刺伤,便要念咒止血:
 
“哦,啪!伤口呀,请快止住往外流的血,疼痛呀,请快别对我折磨。山上有土山包,野猪搓身才出血。女人有阴道,每月来经才流血。我好好的皮肉,干吗要裂口淌血。我的血液哟,止住吧,止住!立即止住!别再白白淌掉,呸!啪!停!”(注:《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傣族”第327页。)
 
云南少数民族对大自然发生的一些演化现象,误以为可畏、不祥,也要念咒求吉。如彝族认为看见天上的流星是不吉利的,必须念咒送走:
 
“夜里出门,抬头看见天,天上一团亮,看到了星神。流星落向次拉山,我送你去次拉山。流星落向白竹山,我送你去白竹山。流星落向松树林,我送你去松树林。”(注:《云南彝族歌谣集成》第115 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白竹山、次拉山是无人荒山,彝族认为流星到那里,人畜才不致受害。
 
二、祭祀歌的社会文化功能
 
伴随着名目繁多的原始宗教祭祀和原始巫的活动,至今仍传承于云南少数民族中的祀典歌和诀术歌,在人对神灵的崇拜中,内涵着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愿望,并力图利用宗教特有的文化功能来实现这一愿望。宗教祭仪与歌谣的融合,不仅具有艺术、美学上的意义,而且还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于乃昌]珞巴族三大史诗
下一条: ·乡村博物馆珍藏的记忆:“在那里,让人有了根”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