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
——以九州宗像大社中津宫牵牛织女传说为中心
  作者:毕雪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8-04 | 点击数:35759
 

  二、宗像大社:一则与遣唐使有关的牵牛织女传说

  宗像大社位于日本九州西北部的福冈县宗像市,由冲之岛冲津宫、筑前大岛中津宫、宗像市田岛边津宫(总社)三个神社组成,分别供奉着田心姫神、湍津姫神、市杵岛姫神三姐妹。宗像大社属于式内社(名神大社),旧神格为官币大社,现在为神社本厅别表神社,是分布于日本各地七千多个宗像神社的总本社。用线连接距离边津宫11千米的中津宫,再连接距离中津宫49千米的冲津宫,其直线可以向着距离145千米的朝鲜半岛釜山方向延伸,这条直线距离最近的航路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交流的海上通道。宗像大社所处的海域正好位于玄界滩,《日本书纪》中记载的“海北道中”,是外交要冲,也是危险的航路,因此,日本从3世纪末至9世纪末一直以国家之名在玄界滩祭祀宗像三女神。

  记纪神话所载宗像三女神是日本天照大神与其弟素戋呜尊(又名建速须佐之男命)隔着神居之地高天原的天安河誓约化生而来的神。日本诸神之父伊邪那岐前往黄泉国探望妻子伊邪那美归途中祓禊化生天照大神、月读命与素戋呜尊三贵子,并分别委以治理高天原、夜晚世界与大海的职责。素戋呜尊违命而被其父伊邪那岐放逐,就跑到高天原找姐姐天照大神。天照大神以为他来夺取自己的领地而严阵以待,素戋呜尊为证清白,与姐姐隔着天安河发誓曰“生女为黑心,生男为赤心”。于是,姐弟二人互换所佩戴的勾玉与十拳剑起誓。天照大神将弟弟的十拳剑折成三段,与天真名井的水一起放入口中,咬碎吐出三位女神,由长至幼分别为田心姫神、湍津姫神、市杵岛姫命。素戋呜尊则将天照大神的八尺勾玉咬碎吐出五位男神,自证我心为“赤心”。《日本书纪》载:“即以日神(天照大神)所生三女神者,使降居于苇原中国之宇佐岛矣,今在海北道中(玄界滩),号曰道主贵,此筑紫水沼君等祭神是也。”“筑紫”为今九州福冈县一带。在日本神话中,“贵”是最尊贵的神之尊称,记纪神话中使用“贵”字的也只有大日灵贵(天照大神)和大己贵(大国主神)两位大神,足见宗像三女神是如何受到国家崇敬的。“道主贵”即为最高的道路之神,特别是冲津宫所处的冲之岛位于连接九州和朝鲜半岛的玄界滩中央,更凸显了“道中”的重要位置。宗像三女神降临到筑紫的使命也非常特殊,天照大神授三神器于其孙琼琼杵尊,遣他从高天原降临统治苇原中国(日本),并遣三女神随同降临时说:“汝三神,宜降居道中,奉助天孙而为天孙所祭也。”即宗像三女神受天照大神之命辅助天孙降临治理国家,其回报是享受天孙的祭祀,即国家规格的祭祀。至今,宗像大社拜殿门口的匾额上仍然写着“奉助天孙而为天孙所祭”的字样,显示着宗像三女神的特殊地位。琼琼杵尊巩固国内的统治,宗像三女神在“海北道中”防御外敌入侵,二者神职功能互补,前者是统治国内并让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昌盛之神,后者则是防御外敌保护国家的和平之神。

  宗像三女神原本是以北九州地区为居住地的海人集团宗像君所信仰的海之神,而天武天皇构拟以天皇为中心的“建国神话”目的是强调天皇家族统治的正当性,地方神被编入天皇家族体系神话中,又被赋予极高的地位,还受到国家祭祀,真正原因在于通往中国大陆以及朝鲜半岛进行交流的命门线上,宗像氏控制的这一段非常重要的节点,是必经之路,咽喉要冲。这也正是《日本书纪》所载宗像三女神神奇诞生并被赋予神圣使命之背后的逻辑。4世纪后半期至7世纪末期,日本国家逐渐形成,预示着新的时代来临。第一,基于法令建设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其样板是中国的刑法与行政法;第二,向隋王朝追求对等关系,统一国家的意识开始出现;第三,6世纪末,日本引入佛教,其世界观与国家观为国家所用,开始有组织地建设寺院。以上均与中国大陆的交流和影响密切相关。从7世纪至9世纪末,日本派遣遣隋使与遣唐使,全面吸收中国大陆文化。可想而知,随着建设国家的需要,日本与大陆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海路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宗像大社因此成为国家祭祀的对象。

  宗像大社祭祀大概始于3世纪末至4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东亚局势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逐步形成。中国由汉入晋,儒家正统思想早已确立,佛教于两汉之际也已传入,社会蓬勃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周边国家。朝鲜半岛因为有陆路与中国大陆连通,便于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发展相对较快,此时已经进入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日本也逐步由部落联盟向着统一的国家进展,大和政权崛起,向内逐渐消灭地方势力,向外意欲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然而,这个时期日本与大陆的联系基本依赖朝鲜半岛,因此,征服朝鲜半岛,打通与大陆连接的通道,是日本梦寐以求的事情。早在大和政权即将完成统一的4世纪前后,日本就侵略朝鲜半岛,占领弁辰,在任那设立官府进行统治,进而征服业已形成民族国家的新罗、百济两国。大和政权的军事侵略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它有助于随着对大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的引进而提高统治阶级在文化上的优越性,从而保持对被统治者的压倒优势。史载日本神功皇后曾征讨新罗,迫使三韩纳贡,要求朝鲜半岛向日本提供大陆先进的知识与人才,实则是脱胎于华夷秩序的日本型“华夷观念”的体现。神功皇后在征讨新罗途中的九州产下的儿子,即后来即位的应神天皇。应神天皇非常重视纺织业的发展,他在位期间,大陆的纺织技术人才陆续进入日本。

  据《日本书纪》第十卷记载:“(应神天皇)卅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缝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句丽国,欲达于吴。则至高句丽,更不知道路,乞知道者于高句丽。高句丽王乃副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为导者,由是得通吴。吴王于是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妇女。”306年,应神天皇遣史向大陆求纺织人才,使者先去高句丽求向导,最终由高句丽向导通吴而从吴王那里得织女四人。天皇专门遣使,可知纺织人才在当时是紧缺人才。而遣使先去高丽求向导,亦可知日本对朝鲜半岛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接着,同书同卷记载了阿知使主任务达成返回日本的情况。“(应神天皇)卌一年春二月甲午朔戊申,(应神)天皇崩于明宫,时年一百一十岁。一云,崩于大隅宫。是月,阿知使主等自吴至筑紫,时胸形大神有乞工女等,故以兄媛奉于胸形大神,是则今在筑紫国御使君之祖也。既而率其三妇女,以至津国及于武库而天皇崩之,不及。即献于大鹪鹩尊,是女人等之后,今吴衣缝、蚊屋衣缝是也。”310年,阿知使主圆满完成任务到达九州时,宗像大社(宗像氏)向大和朝廷请求从吴国带回来的织女奉胸形大神(宗像女神),朝廷同意并留下织女“兄媛”,是为“筑紫国御使君之祖”。其后,阿知使主带着另外三名织女至“津国”达“武库”,将三人献给仁德天皇,三名织女成了日本纺织业的始祖。“津国”是日本古代的摄津国,相当于现在大阪府的北中部与兵库县的东南部区域。“武库”是兵库县摄津地区的古地名,是从尼崎到兵库的沿海地区。现在,位于大阪府池田市的吴服神社与穴织宫伊居太神社,均祭祀着应神天皇时期来到日本的织女,据传两个神社的神主都是阿知使主的后裔,其缘起中均讲述了大陆织女到达日本后在纺织方面做出的贡献。

  吴服神社由来碑记载了日本最初的“纤维祖神”吴服大神的由来:

  人皇第十五代应神天皇曾派猪名津彦命(阿知使主)至吴求纺织裁缝工匠,其时,久礼波、久礼志导其达吴,吴王与吴服、绫织、兄媛、弟媛四人,一行人归国途径筑紫,胸形大神欲得兄媛而留之,其余三人至摄津国武库港,(人们)在猪名港(今唐船渊)建纺织殿迎接吴地织女。吴服神女昼夜不停纺织布帛,其时纺织裁缝染色之技始传入我国(日本),始立寒暑男女服装之别。一年四季,上至向天子献上精美的衣服,下至向万民供给服装。仁德天皇七十六年(385)九月十八日,吴服大神以长寿之身辞世,终年一百三十九岁,其遗体被纳入梅室姬室,至今留存遗迹,翌年,仁德天皇为其建造神祠。吴服大神染丝之地被称为染殿井,晒绢丝的松树被称为挂绢松,其遗迹至今尚存。吴服大神神谕:“吾乃衣服之神,保人寒暑无忧,护佑养蚕纺织裁缝之技。此外,因吾漂洋过海归化日本,故而又保航海安全。”代代天皇对其崇敬笃信,圆融天皇时期(969—984年在位)命镇守府将军源满仲公修复社祠,后阳成天皇时期(1586—1611年在位),丰臣秀吉命片桐且元再建,文政二年(1819)又在有梄川宫殿下建成祈愿所。昭和四十四年(1969)又建造了新拜殿。顺便提及,吴服大明神的神名是后醍醐天皇赐予并御笔亲批,由此,我国绢布类的(服装)都称为“吴服”。与授民以五谷使其免受饥饿的天照大神的神德等同,授民以纺织裁缝之道使其免受寒暑之忧的吴服大神的遗德也令人敬仰。因此,服装业及其相关商业都尊崇吴服大神为祖神,其神德护佑人们健康长寿,家业繁荣,文化、经济发展,手艺进步。

  穴织宫伊居太神社由来碑讲述了吴织、汉织的纺织贡献:

  人皇第16代应神天皇(一般认为是第15代)二十年乙酉秋九月漢直太祖东汉灵帝四世孙阿知使主与其子都加使主率十七县部下归化日本。同天皇三十七年春二月,天皇感于天下人民不知衣服裁缝之术,不会制作春夏秋冬之衣,听说吴国有精于纺织裁缝的女工,特敕令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纺织女工。二人先到高丽,因前途不知如何去往吴国,高丽王遣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作为向导,吴王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汉织四妇女。现在将“吴”读作“くれ(kure)”,是取向导久礼波(くれは,读作kureha)、久礼志(くれし,读作kuresi)之名而不忘二人功绩之意。同天皇四十一年,阿知使主等自吴至筑紫,时胸形大神有乞工女等,故以兄媛奉于胸形大神,既而率其余三妇女,以至津国及于武库,被称为吴衣缝、蚊屋衣缝。吴织为吴人,汉织为汉人,弟媛去往何处最终不明。第22代天皇雄略天皇时代,汉织、吴织、兄媛、弟媛来到日本,这是职业的名称,她们被当作外国人来看待。应神天皇以前没有制作衣服裁缝的技术,在此二媛(汉织、吴织)的教化下,天下妇女学会了纺织、裁缝之术,学会了制作四季衣服。因此,天皇在宫中设置缝殿寮,建立缝部司缝女部,祭祀二女。此前,人们纺麻以及剥桑树皮纺线织布,后来跟着二媛学会了制作吴织蜀锦等绫罗锦绮衣服,现在的吴服尺、吴竹、吴蓝、生姜等也是当时带来的,吴橘、冴床等也是当时从吴国传入我国(日本)的,吴国文化由此传播开来。二媛共居一室,身放光明,一心一意从事纺织与裁缝,直到一百多岁,为我国(日本)文化兴隆做出巨大贡献。随之此地留下了挂绢松、染殿井、绢馆里、唐船潭等地名。二媛仙逝后,仁德天皇在七十六年(385)九月十八日为嘉奖她们在衣服裁缝领域做出的贡献,建立了秦上社与秦下社供奉二媛,为使后世之人不忘二人之功,将二人敬为文化发祥之神而代代永祭。

  秦上社指穴织宫伊居太神社,秦下社指吴服神社,两个神社是一对神社,属秦氏祭神。《和名抄》载当地在古代曾是摄津国丰岛郡秦上乡与秦下乡,秦氏曾在此地开发建设。古坟时代(250—592)后期,留下了渡来系文化的痕迹。平安时代(794—1192),西汉氏后裔坂上氏子孙土师氏治理此地,吴王与织女四人的传承开始流播。两个神社均显示出与中国大陆渡来系的渊源,特别是突出强调大陆来的织女在纺织、染布、制衣等领域为日本做出的贡献。至今,兵库县西宫市喜多向稻荷神社边还留存着汉织吴织松、染殿池等史迹。《魏志·倭人传》记载的倭人“贯头衣”是一种用直线形的布遮盖身体而露出头部的服饰,作为日本原始社会服装的基本形态历时很长。可想而知,在日本纺织与服装进化史中,中国大陆来的织女所做的贡献之大。

  《日本书纪》卷第十四中也记载了大陆来的织女信息:“雄略天皇十四年(469)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狭村主靑等共吴国使,将吴所献手末才伎、汉织、吴织及衣缝兄媛、弟媛等,泊于住吉津。是月,为吴客道通几齿津路,名吴坂。三月,命臣连迎吴使,即安置吴人于桧隈野,因名吴原。以衣缝兄媛奉大三轮神,以弟媛爲汉衣缝部也。汉织、吴织衣缝是飞鸟衣缝部与伊势衣缝之先也。”织女中的“兄媛”奉大三轮神,其余的成为飞鸟净御原宫与伊势神宫纺织相关的先祖。从《日本书纪》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早期从大陆来的织女到达日本后呈现两个发展走向:一是奉神,二是成为日本纺织业的先祖。不难想象,织女们在纺织与祭祀的过程中,将母国文化移植入当地文化之中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在古代东亚的国际关系变化过程中,相对于中国大陆,甚至相对于朝鲜半岛,日本处于文化低地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日本非常渴望从中国大陆获得知识与人才,来建设并发展自己的国家。这其中,日本批量引进了纺织技术人才,大力发展本国的纺织业,随之,与之有关的祭祀、神话、传说、习俗等也传入日本并传播开来。可以想见,渡海漂洋来到陌生国度的中国大陆织女们,在传播纺织技术的同时,也一定围坐在一起讲述故乡的牵牛织女传说,歌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歌谣,倾诉去国离乡之情。也可以想象,在遣使带着织女返回日本的漫漫航海旅途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动人心弦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有的仍然为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至今,在筑前大岛宗像大社中津宫境内,仍流传着这样一则与遣唐使有关的牵牛织女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接受朝廷命令渡海出使唐朝的贵公子,带着几个织女回国的途中,与其中一个织女陷入了热恋之中。但是,到了日本之后,贵公子为了复命回到了京城,而织女们暂时被安置在宗像神社的边津宫内,他们不得不分开。贵公子每天都无比思念织女,有一天晚上,一位名叫宗像之神的天女出现,在思念着织女过着寂寞生活的贵公子枕边,轻轻告诉他:“去宗像中津宫吧。”于是,贵公子遵从了天女的神谕,舍弃了官员的身份,来到筑前大岛的宗像大社中津宫。那是一个星空灿烂的夜晚,贵公子像往常一样在天河里袚禊,一低头,忽然看见身边的提桶里,那个日思夜想的恋人不正映在水面上吗?!那神情仿佛也正在向贵公子倾诉着思念之情一样。二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默默地注视着彼此,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那之后,贵公子为了与映在水镜里的织女相逢,成了神的侍者,每年七夕,都会在提桶里寻找她的身影,二人共同度过一段甜蜜的时光。

  遣唐使在回国的途中与从唐而来的织女陷入热恋,回到日本后不得不分开,遣唐使梦中得到宗像女神的神谕,后来去宗像中津宫寻找织女,终于在天河水里遇见映在水面上的织女。那以后,每到七夕,二人都会在水面上相会。隔空相会的爱情,犹如镜花水月,虽然无奈,但也不失凄美。拨动日本人心弦的恰恰就是这种“物哀”之美,是“触景生情,感物生情”的真情流露。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丹]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的宝物类型与意涵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对乌克兰流离失所社区的活态遗产进行确认
·2022年丝绸之路青年之眼摄影大赛:截止日期(2022年7月17日)·[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