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03 | 点击数:8201
 

二、都市春节重构的必然趋势

  都市春节的现代化是必然趋势。“春节原本是中国人以家族为中心,以合家守岁庆贺新春为内容,以吃饺子放鞭炮拜大年为表征,由民众按照传统自行组织的喜庆节日,现在在多种新因素的刺激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积极推动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强调正视和接受春节重构的现实,但也需要对这种重构进行分析和讨论。春节作为特殊时间段中人们的特殊生活方式,所提供的分析维度完全是开放式的。从何种角度呈现当下都市春节则成为问题的关键。理想主义并不排斥对现实的深切关照,唯如此,才能造就都市理想春节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承认传统与现代是一对矛盾,就应该欣然接受春节文化与城市文明相背离这一事实,即城市文明在不断地抛弃传统春节文化。当然,对都市春节一些异化想象的理性抵触是民俗学者理想主义的特质,另一方面,对都市春节重构的顺应也不失为一种理想主义。下面择取三个方面,也就是都市春节的三种现象来印证这一观点。

  第一个方面,春节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只有在农耕社会环境中才能充分体验到春节文化的魅力。这可以从春运的流向得以说明。回家过年的人流都是向着小城镇,向着乡村来移动。人们纷纷逃离大都市,回到农耕文明当中。春节期间交通很畅通,路上行人也少了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城市的居民相当部分是来自于小城镇,或者农村,老家或故乡都在小城镇和农村。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过年,所以流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俗语。要回家去过年,回家乡去过年,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在老家。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在大都市过年没有年味,还不允许放鞭炮,尤其是那些已经步入都市文明的居民,也反感别人家放鞭炮。倘若笔者在北京居住的小区放鞭炮,必然遭到邻居们的谴责。如果有人倡议不要禁止放鞭炮,便会引发一片骂声。认为放鞭炮损害城市文明,甚至将之列入不文明的行为。放鞭炮产生噪音,事实上,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就是噪音;还有放鞭炮破坏环境,城市发展的另一种现象正是空气污染。凡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被认为实属必然和正常,而放鞭炮作为一种习俗传统,则被视为可有可无乃至危害的行为。市民们放鞭炮的热情在逐年降低,几乎无人思索——祖祖辈辈为什么要放鞭炮。倘若有城市抛出如此大胆的口号:“春节,到××城市来放鞭炮”,应该是会产生轰动效应的。很可能无需其他旅游资源,仅凭这一点,就能吸纳源源不断的游客。

  春节一过,一旦脱离了春节的时间维度,人们就纷纷离开农村,奔向大都市。春运是两个流向,春节之前是向着农村和小城镇,春节结束,又奔向大都市。就与北京城的车流是一样的:早上上班,从郊区的四面八方涌向中心,下班则从中心向郊区蠕动。平常的时间是大都市的时间,工作方式、节奏和生活方式都是由大都市主导。因为大都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而农村给予年轻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才有农民工、春运。春节是小城镇和农村的时间维度,是属于家乡的时间。家乡的“乡”本身就带有乡村、乡镇的意思,这是与大都市相对的。春节的核心表达是团圆,全家人可以在大都市和异地团聚,但在异地只是团聚,而不是团圆,只有在自己家乡的团聚才是团圆。

  “回家过年”应该成为所有民俗学者们理想主义的共同呼声,这是在充分理解了春节意义的基础上发出来的。因为回家过年本身饱含丰富的理想,团圆、吉祥、祝福、喜庆、美好等等都是家乡春节的基本存在感,极易激发民俗学者的理想主义情愫。

  第二个方面,城市文明在不断超越传统春节文化。文明表现为未来的时间向度,诸如“中华文明的曙光”的表述,而文化则侧重于“传统”,文化与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中,一些传统包括春节民俗被科学和理性所掩盖。诸如“什么是节”这样的问题就变得极为陌生。中国人(除了游牧民族)吃的是草,穿的用的都取自植物,对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传统民居是用木头盖起来的。如今,大学的“建筑系”仍称“土木工程系”,中医治病用草药。植物都有节,节是植物中最坚硬的部位,“节”作为时间概念,也成为坚硬的非常的时间,也即最“难过”的时间。“节”意为不通,堵住了,故而叫“过节”。这一称谓极为精妙和贴切。不通,所以要“过”,要通过。至今仍保存了这一本意,两人之间有了矛盾和冲突,即“过节”。在祖先的观念中,节是不通的时间,也就是不吉利的和邪恶的时间。

  如何通过这段非常时间呢?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祭祀。一是恪守禁忌。诸多平时能做的事情不能做,可以说的话不能说。譬如,正月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唯恐走了财运、财气;不能动剪刀、刀子,更不能杀生、见血。国人向来注重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开始和结束都需要仪式化的表达。出远门,要饯行;旅途结束,回到家要洗尘、接风。而春节既是一年的结束,又是新年的开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时间。在大年三十年夜饭的餐桌上,说尽吉祥的话,家家都说,人人这样。正月初一互相拜年以吉祥道贺,皆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年夜饭是全家团圆的时间,绝对不允许外人打搅。倘若有人家负债,一定要在年关之前偿还,除非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让旧债拖入新的一年,要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从新开始。在过去,大年三十之前,父母都要给每个家庭成员做件新衣服;还有贴春联和门神,扫尘等等,需要更换的都要焕然一新。国人坚信新的比旧的要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是国人的生命哲学。

  对春节的考察,理想主义思维定势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以过去为参照,上述“第二个方面”的文字也是如此。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春节背后的隐喻已变得模糊不清,都市中人已难以领略到先辈们过年的神圣感了。现代化的生活旨在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安全,力图打破禁忌和约束。而传统春节最重要的文化表征就是祈愿与禁忌。禁忌在都市中已难以寻觅,相互祝福的祈愿形式倒仍在流行,但祝福更多出于交往的需要,祝福词语竟然多数为剪贴、复制而成。另外,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年味的淡化,传统春节的文化场域在都市中再也无从构建。正如爱德华·希尔斯所言:“传统发生变迁是因为它们所属的环境起了变化。传统为了生存下来,就必须适应它们在其中运作,并依据其进行导向的那些环境。”问题是传统春节是不是能够适应都市新环境,理想主义者显然不愿意做出否定的答案。然而,春节传统只剩下一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就像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一样。

  第三个方面,春节文化与城市文明冲突的关键还在于,现代化与民俗的矛盾。春节是除旧迎新的时间,这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和气候变化有关。一个生产生活的周期结束了,迎来了新的生产生活的周期。这一周期是由阴历来决定的。而现在都市中的生产生活的周期,是按照阳历来安排的。所以目前有两种时间制度,官方主导的属于阳历,自然形态的农耕生活归为阴历。尽管两种时间制度并行不悖,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阳历。除了传统节日,平日里的作息完全是按照阳历来布置的,与阴历的关系并不大。表面上看,主要传统节日都有法定假期,实际上阴历运作的空间反而被限定了,更加窄小。

  现代化是绝对的,因为它代表了现代社会的前进方向。伴随现代化所出现的任何问题,诸如污染、噪音、食品安全等,被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完全能够解决。当然,可以就事论事,严厉惩处造成空气污染、有害食品的当事人,但不能据此因噎废食。《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4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34292.34人,不能据此而提出限制开车上路的倡议。因为速度与激情是现代化的标志,而放鞭炮不是,传统春节也不是。还应该进一步理解,传统春节向现代春节的转化本身也是传统,这是由科学主义主导的连续不间断的过程。这恰恰表明了传统是永恒的,也是发展的。从这一点出发,民俗学学科的理想主义当然是面向未来的。站在科学主义的立场上把握民俗传统,这才是理性的,代表了学科发展方向的理想主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下一条: ·[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相关链接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探析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姜清越]佛山金箔审美价值的当代重构
·[黄秀双]宗族记忆的重构·[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
·[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以清朝杨炳《习武序》为个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