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葛剑雄]清明节传统的变与不变
  作者:葛剑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31 | 点击数:5924
 

 

从今年起,清明节将成为法定假日,即由一个民间传统的节日变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尽管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就清明节的传统而言,有一部分是古往今来延续不变的。因为,一个节日能长期延续,必定有其人文和自然方面的原因。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些节气的时间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位置确定的,即每绕15度设置一个节气。也就是说,清明节的时间在阴历中是不固定的,但在阳历中却是固定的,只是由于加闰的原因,才在4月4日至4月6日间变动。正因为如此,每年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状况大致相同。在中原地区(大致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正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这样的自然条件,最适合踏青郊游和户外活动;特别在生产力落后和没有机械交通工具的条件下,一般人劳作的时间很长,活动的范围却很小,因此春天的自然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中国的华夏诸族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丧葬制度,以土葬的方式掩埋逝者的遗体。自秦汉以降又形成了视死如生的观念,即认为去世的人只是离开了人间,却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着,所以在世的人应该像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对待他们,而他们也能像在世时那样继续发挥作用。坟墓就是他们的居所,他们离不开子孙亲友的供养,在此前提下他们才能庇佑人间的亲人,给亲人带来福祉。对死者的供养可以通过祭祀进行,或者用焚烧纸钱币和实物模型的办法方式发送,但要与死者作近距离对话,整修维护其居所,却只能去墓地。在农业社会,每年的收获结束时和农历新年时都会敬神祭祖。而清明节离新年又有一段时间了,需要给死者补充供养。经过一个冬天的冰霜风雪,对其坟墓也要进行整修,以保证这个居所的完好舒适。趁此机会,通过与死者的近距离对话,寄托哀思,祈求庇佑,从而给新一年带来希望。
帝王贵族、官宦巨富还可以备专人看守陵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但绝大多数人只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祭扫。清明节因为气候和时间合适,成为扫墓的首选。扫墓和踏青结合,既为普通人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因亲近自然、观赏春色而增加了吸引力。尽管二千多年来各地的风俗习惯已有很大差别,但作为清明的两大主题——扫墓与踏青却没有什么变化。尽管今天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早已不相信逝者灵魂不死,还存在一个阴间,也不认为自己需要先人的庇佑,但对逝者的思念和情感始终存在,多数人还需要适当的寄托方式和场合。另一方面,尽管工业化和现代化早已为人类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但大自然的魅力却更有吸引力,春天的色彩和气息不可替代。
不过,即使是这不变的两大主题其实也在发生变化。
视死如生的观念,加上等级社会中上层阶层的特权地位,必然形成厚葬之风,浪费大量社会财富。对先人的过度祈求,也使生者与死者之间形成了简单的物质交易关系,情感交流却不复存在。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土地资源有限的国家里,为了当代和后代的生存,又不得不对墓地加以限制,乃至实行火葬、缩小墓地的殡葬改革势在必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对殡葬和扫墓时大量焚烧纸钱冥币和各种纸扎冥具、燃放鞭炮等陋习应当加以约束,甚至需要局部禁止。与此相应,社会要提倡一些新的祭扫方式,包括对那些不保留遗体或骨灰的逝者的祭扫方式。
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大量墓地已经成了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已在城市中心。扫墓时已无青可踏,或者无法利用扫墓来亲切自然。发达的交通也使有些人将清明节当成纯粹的旅游节,或者在满足了旅游目的后再考虑扫墓。此时,能不能创造出新的节庆方式,将亲切自然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亟待思考。
不变的传统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已经变化的环境需要我们适应和创新,变与不变并行不悖。清明节如此,其他传统节日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08年04期》)

  文章来源:上海社联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康宁]今天又该如何面对清明节
下一条: ·[张勃]感恩情怀、生命意识与应时精神: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