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吉国秀等]东北地区“二月二”节日传承、记忆碎片化与主体缺失
  作者:吉国秀,詹娜,李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23 | 点击数:5612
 

  【摘要】 通过最近的调查发现,东北地区的二月二已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中悄然退出,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岁时节日。如今东北地区的二月二俨然成为了老年人的节日,年轻人已不再注重相应的仪式和行为。一个几千年来具有农耕意义的二月二节日给当代年轻人留下的,只有"剪龙头"、"吃猪头肉"、"起名带个龙字"等一些模糊、碎片化的记忆,东北地区二月二节日传承出现了部分主体的缺失。 更多还原

  【关键词】 东北; 二月二; 传承; 记忆碎片化; 主体缺失;

  【基金】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资助项目;“中国节日志”第一批试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006)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相关附件>>>>

上一条: ·禁风节:广西瑶乡百年盛会
下一条: ·[王雪峰]生的盛宴——二月二东北节俗文化心理探源兼论龙的实质
   相关链接
·[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郑雅婷]歌唱革命:东北书店出版物中的革命动员民歌研究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统夏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