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节文化的一点思考
关于春节的礼俗太多,不能详说,这里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目前,汉字文化圈的各国、各地区都认同春节,朝鲜半岛、越南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都过春节,东南亚的华人也过春节。随着亚裔人口的增多,春节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然而,在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和最核心的承载地--中国大陆,却产生了对春节的危机感。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现在的春节年味越来越少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在丧失它原有的魅力和活力,剩下的只是吃吃喝喝、看春晚、拜年这几件事。于是,学术界、舆论界就开始呼吁要想办法保护春节,继承创新春节文化,弘扬复兴传统节日。
对国人的忧虑和专家学者们的努力,我个人表示赞成。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并没有那么悲观。我认为,随着华人在世界各地活动范围的扩大,春节文化必然与中国文化的其他内容一样,影响到更广泛的世界,成为一个传统与现代合一、高雅与娱乐合一的华人盛事。
第一 春节是一个开放、发展的节日,不太可能用某种形式将它完全固定下来。从先秦、汉唐和宋明清各代,春节文化是围绕岁末、岁首和立春而展开的一系列礼俗活动,它是逐渐形成的,而且后代的年俗与前代的年俗并不完全相同,既有消失的内容,又有增加的内容,想把春节活动完全固定下来的想法恐怕难以实现。
比如说30年前春晚不可能成为中国春节的核心内容,十年前手机短信、E-mail拜年也很少见,现在却成了一个普遍的新年俗。所以不必过分担心今天所谓“春节的衰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可能会演绎出更多的新元素,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也会为这个年俗赋予新的内容。
第二 某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被自然淘汰是不可逆转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去挖掘传统年俗中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与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春节礼俗也是以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为基础的,与当代工业和后工业社会的背景大不相同。时代不一样了,有些东西会丧失,这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说旧时过春节之所以吸引人,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它以吃、穿为主线,吃美食和穿新衣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美好憧憬和真实记忆。但是现在的城乡百姓,每天衣食无忧,这二者的吸引力已然丧失,所以春节的核心内容已发生转换。我们可以在古代春节的其他内容,如酬神、娱乐、亲人团聚和迎春活动等方面下功夫,来重塑年味。比如,酬神就意味着感恩,年终岁末花一些精力去感谢我们的师长、同僚、朋友、亲人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春节的娱乐功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更是需要。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压力之下,人们更需要休息、休闲,这本身就是春节的一部分。现在春节放假时间一般为七天,可以适当考虑延长。
至于亲人团聚的功能,这是春节永恒的主题,古今并无不同,只是我们回家的交通工具和时间节点发生了改变,现在每年春运期间都有几亿人走在回家团聚或离家出发的旅途上,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短期内流量最大的人口移动潮,它本身就是一道活生生的风景,充分说明春节仍是一个鲜活的节日。
第三 说到拯救春节、加强年味,我觉得可以通过某些复原和创造,来强化春节的文化形象。农历的生活节奏在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中,仍然被广泛运用,这些文化的记忆并没有中断,复苏起来并不困难,应当及时抢救。
比如,有学者提出创设春节标志物,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具体用什么作为春节标志物呢?我认为不妨把鞭打春牛作为其中一项。牛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要素,古时鞭打春牛是和春耕有关系的,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形成时代特色的新元素:
1 经济繁荣和金融市场当然追求牛市而不要熊市;
2 牛的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3 鞭打春牛的习俗非常热闹,可以以之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旧年俗的复兴,同时融合一些现代元素,营造成独具特色的新年俗。
总之,我们并不担心春节的衰落,相反,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的进一步加强,春节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广、更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担忧,我们忧虑的是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某些春节旧俗,会渐行渐远,被青少年淡忘。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春节旧俗的复原、再造,来加强“年味”,实现春节文化的推介和弘扬。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新网-天津日报 2012年02月06日 11:2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