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官场拜年流行“望门投帖”或“具柬”,他们拿着类似名片一样的东西,上面写着自己的身份、姓名和吉祥话,到各个府上去投递,有时候不认识的也递一份。大户人家门口都设有门簿,谁来投了帖子,专门有人记录,贵族之间不亲自上门,但是派仆人去送具柬,这叫做“飞帖”,回拜的时候也同样用飞帖来还。
平民过年的时候要祭祖,家里人要互相拜,从尊长开始拜起,拜完之后出去给邻里、给近亲、给朋友拜年,拜年的次序当然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老及少,一般是正月初一拜宗亲,正月初二拜姻亲、邻里。
关于春节的饮食,要吃“椒柏酒”.自汉代就有,据说是用花椒的花与柏树叶子一起清泡,得出的一种绿色香酒。后来演变成为“屠苏酒”,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等中药泡制的一种保健酒。据说开始是放在井里,正月初一拿出来喝,具有温阳益气、祛风散寒的功能。
屠苏酒喝的时候是从小孩开始,长者最后喝,所以叫做“小者得岁,故先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也”.老人过一年就少一年了,所以要后喝,小孩过一年多一年,所以先喝。宋人的诗句有“日出高时到老夫”,喝屠苏酒一直喝到太阳老高了才喝到自己,说明自己的子孙很多,人丁兴旺。
中国古代的岁时还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上元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要祭门神和户神,要迎紫姑,又叫做厕神、茅神,据说可以保佑桑蚕的丰收。
上元节的娱乐,就是围绕火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大家都知道元宵节要观灯,“灯”和“丁”是谐音,正月十五是求子的节日,正月十五旺不旺,和家里增不增添人丁有关系,所以要请灯、请丁。
立春的礼俗
正月元日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很近,所以立春成了春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历代皇帝都重视农业,在立春的前两天,皇帝要有一个仪式,他要亲自耕一下地,大臣们也跟着他象征性地做一做,表示全国农业生产的开始。这个礼制叫作藉田礼。这一天还要祈谷,即祈求农业丰收。
立春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鞭打春牛。因为全年的最后一个月是丑月,丑与牛的生肖对应。所以送走冬月、送走寒气,叫作送牛。把牛打跑、赶走,就意味着送走寒气、迎来春天。立春这天,大家穿着青色衣服,插上青色旗子,从东方举行迎气礼仪之后,回到官府前鞭打用泥土做成的牛形雕塑。这个牛的泥塑,有的朝代是在立春前五天才做成的,有的朝代则是冬天做的,甚至整年都立在官府门口,隋唐时官府门口除了土牛以外,还有泥塑的农夫和农具形象。立春这一天,把彩塑的土牛用缠绕丝带的棍子进行鞭打,打破之后,大家把打碎的土块抢回去,这些土块就会保佑五谷丰收、养蚕顺利。这个习俗叫作“鞭打春牛”、“鞭春”或“打春”.男人们打春牛、鞭春,女人们头上戴着春胜(人形的剪纸);小孩和老人就吃春卷、春饼,叫“咬春”。
辟邪和禁忌事项
古代礼俗中有很多辟邪和禁忌的内容,都是为了求得一些内心的平安。春节也是如此,有两个内容比较常见。一是红色,它和桃树一样,自上古以来就有驱邪的作用,春节都用红色;一是鞭炮,鞭炮是通过声响来驱邪的,最初是通过竹子,把竹子在火上烤到一定温度时,将竹筒砸在地上就会发出响声。宋元以后,火药的发明自然使得放鞭炮成为春节的重要元素。
春节期间的禁忌和口彩是大家特别在意的,通过谐音来讨口彩,比如说柏树、柿子与橘树合在一起,称为“百事吉”.广东在春节期间送橘树,这是很好的年俗,因为“橘”与“吉”谐音,而小的橘树与圣诞树又差不多。现在过年还有很多人吃茡荠,“茡荠”和“必齐”谐音。“圆子”和“团圆”谐音,“豆腐”和“兜富”谐音,“韭菜”和“长久”谐音,“豆干”在有的地方话里和“大官”谐音,这些与“福”字倒着贴取“福到”的谐音一样。
关于语言禁忌,有些地方不能说鞋、不能说穗,“穗”和“作祟”的“祟”有谐音。不能讲“放炮”,这都是要失财的。如果说了不吉利的话,要说“童言无忌,大吉大利”,以进行消除,有的地方腊月开始就会在墙上贴一个“童言无忌”的小告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新网-天津日报 2012年02月06日 11:2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