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张耐冬]唐朝春节的人情味儿
  作者:张耐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27 | 点击数:9958
 


      节日有长假,对于官员而言是一种放松,而皇帝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从岁除到元正,一天一夜,是皇帝最忙的时候。出于对民间守岁风俗的重视,每到岁除之时,唐朝的皇帝们都要与贵戚、重臣们聚会宴饮以笼络感情

  中国的文化绵延日久,每个时代的节日都有不同的过法。作为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唐朝的春节自有其特点。

  唐朝皇帝没有春节长假

  唐代的官僚机构较为完备,围绕着官僚队伍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各项制度也建设得较为合理,节假日的设置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所说的“春节”,即唐代的“元正”(也称元旦、元日)是可以享受七天长假的,而与之地位相当的,是冬至假期。按照当时的历法,元正为一年之始,正有除旧布新、一切重头开始之寓意,而冬至是古代节气中最早确立的一个,又是自西周以来举行祭天拜祖的礼仪大典之日,故而与元正双峰并峙,成为节日假期中最长的两个。

  在元正的前夕,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岁除”(也称“除夜”),即今天所说的除夕。除夕守岁,彻夜不寐,直待元正日破晓,在欢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是唐人就已有的庆祝形式。

  节日有长假,对于官员而言是一种放松,而皇帝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从岁除到元正,一天一夜,是皇帝最忙的时候。出于对民间守岁风俗的重视,每到岁除之时,唐朝的皇帝们都要与贵戚、重臣们聚会宴饮以笼络感情。

  在唐中宗景龙二年的除夕,中宗命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与学士、宗室诸王以及驸马们“入阁守岁”,在宫中举行宴会,并奏乐助兴,还点起篝火,热闹的场面可想而知。在酒过三巡之后,唐中宗向席中的御史大夫窦怀贞询问:“朕听说卿家独居多年(窦怀贞因妻子去世而鳏居),甚是担忧。今天正值年终岁尾,应该了却这一番心事。就在今夜为你举行婚礼吧!”窦怀贞没有思想准备,只能唯唯称是,感谢中宗的关怀。过了一会儿,就有宫人准备好全套的摆设,用金缕罗扇遮着新娘的脸面,将其引至窦怀贞面前。婚礼仪式过后,新娘入内更换服装,窦怀贞定睛一看,原来他的续弦夫人是中宗韦皇后的老乳母王氏。

  这对新婚夫妇在唐中宗的撮合下,于除夕之夜行礼成婚,确实颇有纪念意义。中宗对此也十分高兴,当场封这位老乳母为莒国夫人。按照当时的习俗,乳母的丈夫被称为“阿冲”,而窦怀贞也以娶了韦皇后的乳母为荣,因此他也被时人称为“国冲”。

  唐朝官员春节作诗不送礼

  由于拥有七天的长假,唐朝的官员们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体会春节的欢乐气氛。他们在这个节日不是访问亲朋,就是感念故友,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唱和酬答之作。

  曾经写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中唐诗人卢纶,在某年的元正之日,正在都城长安,担任朝廷中的监察御史。参加了这一年的元正大朝会之后,卢纶写诗赠给旧日的同僚。其中有几句颇有意味:“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在大朝会上,自然满堂都是手持笏板的将相,也有来自四方的歌舞表演。身为监察御史,本来应该是对朝政有所进谏,但大朝会只不过是礼仪活动,因此在满堂的环佩叮当声中,他只能噤口不言。

  唐穆宗长庆四年的春节,在苏州任职的李谅坐在自己的郡斋(办公室)里,听着外间的笑语欢声,想着自己这些年做官的是是非非,不由得思绪万千,写下一首诗,寄给同样在外做官的朋友元稹和白居易。在诗中,他颇有些沮丧地写出了在元正时节的悲伤,“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越是这样,他越是觉得与元、白二人友谊的可贵,“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

  收到李谅的诗作后,白居易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作诗一首回赠友人,其中也有自伤身世的感怀,“杯前笑歌徒勉强,镜里形容渐衰朽。”不过,为了勉励好友,他也劝李谅“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贵一年年入手”。和白居易相比,元稹就显得没有那么放达。“去日渐加余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时光如流水般飞逝,让人总有无力挽回的无奈感,而新年之时虽然宾客盈门,道贺声不绝于耳,可是相知故旧却越来越少,怎能不令人伤怀?

  与前面那些在佳节时触动心事、感伤惆怅的诗人相比,刘禹锡要显得豪放很多。他虽然因为参与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而被贬谪出京在外几十年,可是却锻炼出了“不以己悲”的情怀。某年春节,白居易前去拜访,作为老前辈的刘禹锡自然非常高兴,便写诗纪念此事:

  渐入有年数,喜逢新岁来。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

  门巷扫残雪,林园惊早梅。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

  这完全是过节时正常的心态与反应,甚至可以说过于普通。但其不普通之处就在于,这是一个被贬在外多年的“问题人物”写下的新年诗句。相比之下,卢纶、元稹等人在春节时写下的诗句未免显得气量太小。也许,正是这种豪气,才让刘禹锡在逆境中几十年而不堕青云之志。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网-《人民论坛》2012-01-26 15:39:1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怎样留下我们的年味儿?
下一条: ·春节民间信仰日历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