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萨满文化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萨满文化研究

[邰子桐]吉林石氏家谱记载诸多萨满 族人传讲奇妙神话
  作者:邰子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2 | 点击数:8147
 

 

萨满图 

  九台市满族西科特里氏(石氏家族)在家谱有载的家族历史中,记载着诸多备受族人尊崇的萨满,他们在族人中传讲着许多奇妙的神话。这些神话既有对祖先的怀恋,又有对扶危济困的萨满群体睿智神勇的传颂,更有对那些开疆拓土、征战沙场的氏族英雄们的赞美。这些神话传说记述了石氏家族从黑水之滨到长白山脚下跌宕兴衰的生存历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今,西科特里氏萨满神话传承人是石文尧。自上世纪70年代始,他冒着风险,偷偷地进行整理祖辈们传讲的神话,至今已整理出近百篇神话传说。在继续整理、研究萨满传说的同时,石文尧还不忘进行下一代传承人的培训。“西科特里氏的萨满文化,尤其是完整、系列的萨满祭祀典礼,完全有赖于前人的传承、族人的努力延续,我的责任就是将其发扬光大,进而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石文尧感慨地说到。

  石文尧的父亲石殿峰是西科特里氏近代最后一位大萨满,石殿峰57岁时老年得子,生下石文尧,打破了满族“萨满无子”的传说。石文尧两周岁时母亲便去世了,石殿峰将石文尧视若掌上明珠,“每天晚上都将我搂在怀里,给我讲这讲那,哄我入睡。多数讲的是有关他自己一生从事萨满活动的趣闻轶事,也讲一些传奇故事等。”石文尧回忆起儿时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时,仍难以掩饰内心的幸福感,微笑也浮上了嘴角。正是父亲讲的这些趣事和传奇,为石文尧以后进行萨满传说的整理及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石文尧11岁时,父亲组织了有关祭祀的“满语培训班”,满语称之为“教乌云”,石文尧是学习班里最小的学员。“我记忆力较强,虽然后学,但却比先来的学员背得又多又快。”石文尧得意地说。

  1987年,国家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化基层小组,大力抢救民族文化,氏族组织也得到恢复。“当时的族长叫石文录,他觉得我对家族的历史掌握得比较全面,对于萨满神话传说研究也非常感兴趣,就把传承的任务交到了我手中。”石文尧说。自此,石文尧出于想把家族文化传承光大的梦想,不仅仅重温儿时父亲讲给他的故事,而且广泛深入到氏族的各个角落,采集西科特里氏家族的经历与传说。“经过我的收集研究,西科特里氏萨满神话,它的起源可上溯到千年以上,自家族产生萨满以来,因其形成了规范的传承体系,加之家族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大,人文环境的不断转换,萨满神话的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石文尧谈起家族的历史渊源,颇显自豪。

  《小金花只身斗豺狼》是石文尧整理西科特里氏萨满传说的代表作品,讲述了“面对即将人被狼餐的险情,年仅13岁的小姑娘‘爱心托叶哈’(金花)没有哭喊与惊叫,而是突然从火堆中飞速取出燃烧着的木棒,勇敢地冲向狼群。她驱东赶西,追南逐北,忘记了饥饿与危险。当木棒燃烧至手部,她也没将火把扔掉。她深深知道,这是一群人赖以活命的希望。天亮了,狼群散去了,小金花却因过度惊恐、饥饿与劳累,永远躺在了山脚下。氏族的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她的名字写在萨满祭祀的丰碑上。”故事表现了远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五辈太爷死而复生的故事》讲述五辈太爷在11岁时,一天中午同其家人说自己会死去,结果真的死了。可死后三天人却不知去向。三年后,他功成下山成为萨满。讲起这些故事,石文尧口若悬河,几乎不用思考,张嘴即来。

  “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满族聚居人口不断迁移分散,加之现代教育、娱乐形式日趋多样化,传讲神话的受众也日益减少,遂使传讲萨满神话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另一方面,现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淡漠,不愿从事这一神话传讲的传承事业,传承人极难寻找,但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石文尧说得很坚定。
 

  文章来源:中新网-吉林日报 2012年01月12日 17:4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吕萍]达斡尔族萨满文化传承人──斯琴掛
下一条: ·崇尚自然:满族尼玛察氏的“野祭”仪式
   相关链接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
·[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敬文沙龙|色音:中国萨满信仰研究百年历程
·[于洋]萨满文化的疾病观念与仪式治疗·[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
·[施立学]中国庙会与庙会文化·[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
·[叶舒宪]创世鸟神话“激活”良渚神徽与帝鸿·[曲枫]两种语境中的萨满概念分析与萨满概念重建
·[高荷红]傅英仁讲述的神与神话·[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
·[宋娟 尹丽娜]黑龙江省宁安市镶黄旗尼玛察(杨)氏鹰神祭的传承·[乌丙安]萨满世界的“真神”——萨满
·[于洋]“表”与“里”:当代萨满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徐琦琦]宁古塔地区满族萨满祭祀变化初探
·[施立学]长白山满族医药文化·吉林省满族刺绣和满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开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