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泰日记中首见“瓦合山”系他引用“梅曾亮从吾轩《从征记事》”对于瓦合山的记载:“入打箭炉西行四十日至恩达塘之瓦合山,金鼓声立致风雨,岂荒徼绝域,人有怪征,地气亦殊,与盖天高地下者,自然之气也。”(29)十一月二十五日(1904年1月12日)有泰、余钊等人早发恩达寨,翻瓦合山。对此,随员吴崇光记道:“瓦合山,此山两顶,第一顶系平坦,一望无涯,周围百余里,风大如刀割面。第一山顶共四十里,第二山顶亦四十里,由顶而下,见前面有松林,即瓦合塘矣。又十五里抵瓦合寨,有将军庙一座。”(30)
由此可见,余钊《瓦合山神记》所说的“癸卯岁冬”进藏过瓦合山系于1904年1月12日前后,当时“瓦合寨,有将军庙一座”的情况表明瓦合寨建有一座瓦合山神庙;十五里之外的瓦合塘,也建有一座瓦合山神庙。后来经川藏线返回内地时,有泰、余钊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二、三日(1907年6月12、13 日)再次经过瓦合山,有泰记道:“(初二)行四十里,过瓦合寨,即来时住处,鹤孙诸人住此,瓦合塘房无多,顺河西行,复翻疙瘩山,松柏亦有,行二十里,瓦合塘宿站,即在翊化军库(本朝衣冠,匾对甚多)先行礼,在东房住……鹤孙有木刻记一横额,已悬挂,民户才十七人。……初三,翻瓦合山,无雪无风,神佛庇佑。”(31)这一记载表明当时余钊《瓦合山神记》在瓦合塘的瓦合山神庙“已悬挂”。
之后,有泰、余钊等人于十二月二十四日(2月9日)到达拉萨;二十六日(2月11日)在拉萨扎什城关帝庙(非磨盘山关帝庙)“行九叩礼,文昌帝君前行九叩礼,并衙神、龙神、丹达神、瓦合将军前行六叩礼,马神前行六叩礼”。(32)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一(2月16日)有泰在驻藏大臣官署的“马王、瓦合、丹达神、衙神、龙神、龟神前行礼”。(33)
有泰日记关于余钊《瓦合山神记》的记载,除了前引“已悬挂”一条外,更有余钊成文前后的其他细节记载: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六日(1906年7月7日),“鹤孙来商《瓦合山神记》”,此时余钊草毕碑文。十九日(7月10日),“早,鹤孙送到文卷,乾隆五十八年,《会典礼部例》敕封丹达山为‘昭灵助顺山神’,又丹达王驻藏大臣所叙折内。光绪八年本有将军封号,敕加瓦合山‘翊化将军’,均由春秋二季地方官致祭”,看来余钊虽然认为瓦合山神本事“无从考证”,但是为了撰写碑文还是下了一番查阅、考证工夫的;六月二十日(8月9日),“早,鹤孙过谈”,“所著《瓦合山记》已刻成,令其拓之,可与《丹达山记》并传,详则过之,措辞亦较其得体。余所作《蒋念亭事略》,付之刻板”。(34)
根据上述记载,可见,《瓦合山神记》系余钊于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完稿并刻成;其效果既与有泰所言《瓦合山神记》“所言可与《丹达山记》并传”相近,又与《瓦合山神记》所言“将与崔巍赫濯丹达山王并永千古矣”相似。关于此点,近来已见有论文言及。(35)
二、瓦合山神的原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瓦合山神的原型
光绪三十二年从打箭炉出关的张其勤(《有泰驻藏日记》有关于张氏的多条记载)过瓦合山时,于瓦合塘见到了“瓦合将军庙”:
过瓦合塘,复上小山,山麓有瓦合将军庙。相传康熙间,云南某镇军统兵至此,一夜风雪,人马俱僵,土人立庙祀之,颇著灵异,……相传丹达、瓦合两山皆有神,行者至此,马去铃,人屏息。违则阴云骤合,雨雹交至。考……瓦合山,于光绪七年经藏使色公楞额援丹达成案,奏请封号,八年敕封“翊化山神”。然原奏未详神姓氏,亦无爵秩,俗呼为“瓦合将军”……或谓瓦合神系云南镇军某,统兵赴藏,因误放枪炮,震惊山灵,风雪大作,顷刻深丈余,全军尽没。……今两山麓各建庙宇,往来行人过必祈祷焉。前藏亦有两庙,均入祀典,春秋致祭无或缺。(36)
民国时期,曾履川边的查骞有类似的记载:
瓦合山,于光绪七年藏使色楞额援丹达山神案,奏请封号,敕封“翊化山神”。原奏未详神姓氏,亦无爵秩,俗呼“瓦合将军”而已。瓦合山神庙,碑记略载,神为云南镇军,统兵赴藏,窃疑山神谬妄,施放枪炮,风雪大作,顷刻盈尺,全军冻死。亦不详姓字。……以故夷汉敬祀,过往祈拜。前藏亦有丹达、瓦合两将军庙。列入祀典,实皆勤没王事,庙食蛮荒,有功于国宜祀者。(37)
民国晚期杨仲华《西康纪要》则说:
前清康熙五十九年,云南官兵三百余人至此[瓦合]山上之一柱峰下札营,夜中风雪,人马僵仆,尽陷窖中。(38)
张其勤《炉藏道里最新考》、查骞《边藏风土记》、杨仲华《西康纪要》的上述记载,与余钊所撰《瓦合山神记》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论:瓦合山神的原型是康熙五十九年赴藏的云南“总镇某公”(姓氏史料阙载),当时他“率弁兵五百余人,会战行次瓦合山”(一说“云南官兵三百余人”),无论是“误放枪炮,震惊山灵”,还是盲目“施放枪炮”,结果是“夜,大风雪,人马冻压尽僵”。事后,“土人立庙祀之,颇著灵异”,“夷汉敬祀,过往祈拜”。事闻,由于后人“敬佩其忠勇”,光绪七年,驻藏大臣色楞额援丹达山神案,奏请封号,次年朝廷敕封“翊化将军”,“列入祀典,祭享春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