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会员部
会员资格
会籍管理
会员信息
会费缴纳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历届年会
2024年会专区
2023年会专区
2022年两会专区
2021年会专区
2020年会专区
2019年会专区
2018年两会专区
2017年会专区
2016年会专区
2015年会专区
2014年两会专区
2013年会专区
2012年会专区
2011年会专区
2010年两会专区
2009年会专区
2008年会专区
历届代表大会
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专题研讨会
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
嘉兴论坛
昆仑论坛
东岳论坛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温州会议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非遗公约》20周年(2003-2023)
纪念专栏文选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
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2017年暑期学校
2018年暑期学校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1年会专区
首页
→
中国民俗学会
→
学会会议
→
历届年会
→
2011年会专区
[廖维]节日时间特性探微
作者:
廖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20 | 点击数:4326
•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
节日时间特性探微
廖维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摘 要:在我国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以后,节日得到了彰显,传统的习俗得以传承。传统节日和商业节日频仍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迫切需要对节日的本质属性——时间性进行理论探讨,本文主要运用伽达默尔和巴赫金的节日理论观点,试从“充满性”、“重复性”和“未来性”三方面对节日的时间特性进行阐释和探索。
关键词:节日;时间;充满性;重复性;未来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
[廖杨 蒙丽]民俗旅游的文化场域与时空维度论略
下一条: ·
[李倩]晋南长旺村“背冰锣鼓”田野考察
相关链接
·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
·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
·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
[汤健敏]节日结构中民间艺术的传承
·
[娄健]“跨越时空的萤烛末光”
·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
[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
·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
[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
[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会费缴纳
┃
2024年会专区
┃
移动端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